第四十九章 整军(第2/3页)分隋
足种子、口粮外要以市价出售给我军……”
司仓参军殷开山忍不住插言道:“杨统领,下官并非违令。只是如此一来军中支出难免大增,恐有入不敷出之虞,不知统领有何应对之策?”
杨霖毫不介意,道:“统一将令不是不让大家话,有问题有建议诸位尽管提出,只要执行的时候令出一人即可。殷参军所虑是实,但是非如此难以调动屯田军的士气干劲,我军正在草创之期,困难总会有的,只要能扛过去,此法对我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诸君且拭目以待!”
眼见殷开山不再多言,杨霖继续对房乔道:“且按此法组建屯田军,若有附近乡民愿意加入屯田的一律接纳。我军只有三个月的整顿之期,时间紧迫,我只能给你三天时间用来组军,房长史以为如何?”
房乔大声领命。
“窦琮将军、李孝恭将军何在?”杨霖再次抽出一支将令,厉声喝道。
“末将在!”窦、李二人应声出列。
“统领令你二人将剩余三万五千人马,分成三十五个千人队,每个千人队再分成十个百人队,以往军中的火、队、旅、团、府等编制一律撤销。各千人队、百人队之带兵将校,由你二人先行拟定人选,三日内报我,可有疑问?”
窦琮和李孝恭对视一眼,问道:“此事在军中未有先例,不知统领能否明用意,末将也好安抚将校之心。”
杨霖挥手让二人安坐,又朝昨晚提出这个建议、如今兴奋得满面通红的长孙无忌点点头,才道:
“此法在我中原确实少见,乃是塞外胡人的治军之法,不过统领认为恰好适用于我军。
自古以来,我中原军队在交战之时的军令传达、消息通讯均通过旗号、金鼓、号角等方式来实现,不仅需要长时间的严格训练和密切配合,而且对军中的中下级军官的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期间任何一方出现错漏,就会造成军的混乱,甚至因为战场通讯问题导致军成为聋子、瞎子,最终一败涂地的。而这些高素质的中低级军官和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士兵正是我军目前所最缺乏的,唐公对磨坪山期待甚厚,不惜将诸位猛将高士遣往此处,已经是唐公能力的极限了。试问,若我等再觍颜向唐公求取四万大军所需的数千名中低级军官,唐公就算搬空家底又能凑出多少?唐公要是有这事,还需要我们大费周折的搞这么一出干什么?直接反他娘的了……呃,就算唐公前期送进山的那三千私兵,据我知不过也是些降匪出身,除了投效时间稍早,跟后来的这些乌合之众有区别吗?难道你们认为他们能够胜任校尉、旅率、队正什么的?
所以统领决定效仿胡人治军之法,第一个好处就是将我军所需的数千名中低级军官压缩到了四百以内。以诸位将军之能、我军四万之众,用三个月时间遴选、训练出四百名基层军官,不知道诸位以为是否可行?”
座下众人闻言都有些兴奋,在交头接耳了一阵子之后,窦、李二人抱拳应道:“末将必不辱使命!”
杨霖有些得意,继续道:“这第二个好处嘛,就是实现了指挥系统的扁平化。军由原来的军、府、团、旅、队、火的多级指挥简化成了军、千人队、百人队的三级指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战场指挥效率。打个比方,按照原来的指挥系统,在战场上窦将军打算派一个旅、也就是一百人追击敌军,需要先给郎将下令,郎将再命令校尉,校尉再去找他手底下的旅率,等旅率带着他的兵去追的时候,敌军可能都跑没影了。而如今呢,窦将军直接下令给千夫长,由千夫长权负责即可。这样一来既简化了程序,又明确了职责,诸君以为如何?”
众人想觉得如此整军之法妙用无穷,看待杨霖的眼光也由开始的不屑变得有些敬畏,纷纷大声赞同。杨霖偷偷的朝还在努力控制激动之情的长孙无忌竖了竖大拇指,然后伸手平息了众人的议论,继续道: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这支由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军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我军成为一支专业化的混成部队。
我们这支军队中的绝大多数士卒都是山贼土匪出身。在落草为寇之前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有江湖上的豪士游侠,有下九流的飞贼巨盗,更多的是被裹挟的农民、工匠和破产的商贾等等,这些手艺看上去在军队里百无一用,其实不然。只要能稍通军阵之道,再加以军纪束缚,那些武艺高强的豪士游侠就是最好的步兵,那些马贼就是最好的骑兵,那些飞贼巨盗就是最好的斥候和细作,而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来都是历朝历代军中最偏爱的兵源,工匠和商贾天生就是给将作营和辎重营准备的。就算身体孱弱、不足以冲锋陷阵之辈,也可充作守御之兵,毕竟磨坪山是我们的老巢,总是需要有人把守的。
所以窦、李二位将军和诸位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军中士卒所长,遴选组成不同职能的千人队。我的意见是,选善战之士组成四个步军千人队,毕竟我们只有这个数目的制式军械和甲胄。选善骑者组成一个骑军千人队,一人双马,兼做斥候。选善射者组成两个弓兵千人队,再从杂式军器中挑选优良者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