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戏(第2/2页)分隋

都在北疆监视蠢蠢欲动的突厥人。宇文成乾不是没打过北疆守军的主意,不过他拿下京师时的吃相太难看,以至于引起了这些人的警觉,一直以北疆事急为由拖延不肯南下,所以他才把主意打到了杨霖和屈突通的头上。不过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傻子,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得逞,只得两手空空的坐困愁城。    杨霖跟屈突通打架本来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不过杨霖莫名其妙的跑到潼关的眼皮子底下就不能不让他紧张了。他一边东拼西凑了一万人马增援潼关,一遍又把独孤容学打发到荥阳,想打探一下杨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东都的大族们则是彻底的怒不可遏了,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屈突通与杨霖赤果果的无耻勾结,出卖大隋,更重要的是出卖了他们的利益。表面上看,杨霖和屈突通是打了一场大仗,战火波及到了三个郡,整个河南中西部的版图都面目全非。实际上自打阳翟围城战开始,今年你家拿下数座城池,明他家席卷整郡,可是满打满算下来,双方的伤亡超过十位数没有?几万大军从北线拉到南线,再从南线杀回北线,除了士卒跑路累成了狗,连伤到油皮的都没几个,这是把下人当傻子糊弄吗?被激怒的大族们纷纷上书弹劾屈突通,可是杨侗一个十岁的孩子能把屈突通这个老军头怎么样?你要是下谕斥责,屈突通认错认得那叫一个痛快,跪地上屁股撅得老高,满脸的痛不欲生悔不当初。可你要是想罢去他的军职试试?保管你连他的营门都进不去。至于软的不行来硬的那就更扯了,左骁卫军中的大军官确实大都出自大族,可是府兵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军权分置,没人能单独控制军队,在战时只有皇帝任命的行军元帅才拥有指挥控制全军的权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能够控制左骁卫的只有屈突通,除非他们想哗变,可是他们还没有这个胆量。    私下里纷纷扰扰,杨霖和屈突通仍然在专注于演戏演全套,在汜水关至百花谷一线你来我往的折腾得热火朝。终于在五月下旬,杨霖的老丈人李渊传来消息,八万原籍关中的府兵收到了屈突通从常平仓送去的粮食作为超期服役的补贴后终于不再闹事,开始离开河东返乡。而同日,在荥阳被杨霖忽悠了十多的独孤容学也晕头涨脑的启程返回关中。    六月初,宇文成乾派人在黄河各渡口设卡堵截从河东而来的府兵,并宣布代王杨侑的谕令,再次征召尚未返乡的府兵执役。话有权征召府兵执役的唯有子,宇文成乾算个什么东西?别挂上杨侑这个黄口孺子的名头了,就算杨侑他爹元德太子杨昭重生也没戏,所以离家一载有余、归心似箭的府兵自然不肯答应。宇文成乾是个人精,不过跟着他瞎混的那些二世祖们大都就是些眼高于顶的饭桶,开始还有些不知所措,可是在有心人的鼓动下,没费多大劲二世祖们就很干脆的动了手,还闹出了人命,这下可就乱了套喽,蒲关、孟渡和龙门关被愤怒的府兵攻占,宇文成乾派来的人马死伤狼藉,余者纷纷逃回京师告急。    宇文成乾这下慌了手脚,他是听独孤容学出的这个馊主意。独孤李渊在河东大肆征召府兵超过十万,杨霖手底下也有不少河东的边军和河南的府兵,宇文成乾这才动了心,哪想到轮到他照葫芦画瓢就能捅出这么大一个篓子?他刚要手忙脚乱的撤销征召令、派人安抚愤怒的府兵,结果一道道晴霹雳接踵而至,把他炸了个外焦里嫩。    六月初五,也就是宇文成乾与府兵发生冲突不过一工夫,河东的李渊、东都的屈突通以及荥阳的杨霖就纷纷传书关中和江都,指责宇文成乾欺君罔上、动摇国本、居心叵测,已经形同叛逆。于是这三方自诩为大隋朝忠臣义士的割据势力不约而同的向宇文成乾宣战,要发兵关中,诛宇文、保代王,捍卫大隋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