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内忧外患(第1/2页)江湖之邪君

    明熹宗在位期间,政治更加**黑暗。明熹宗早期大量启用东林党人,结果导致东林党与其它党斗争不断,明熹宗因此对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贤借此机会干预政治,将齐楚浙党的势力集结,号为阉党。1624年阉党控制内阁,魏忠贤更加张狂,其爪牙遍布中央与地方。魏忠贤并大肆打击东林党,借“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为由,唆使其党羽伪造《东林党点将录》上报朝廷,1625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大量东林党人入狱,甚至处死。由于阉党水平低下,政理不修。国家内部饥荒频传,民变不断,外患持续,明朝已经陷入风雨飘摇之境地。

    自从魏忠贤当道东林党和阉党施行高压政策,国库空虚,大明王朝内忧外患,东厂和锦衣卫为解决财政危机,便重赋取天下钱粮无数,大明百姓已是苦不堪言,社会矛盾加剧,匪徒横行霸道,四处抢财无数,官兵软弱无能,到处欺压百姓,天下乱象已生。

    武当山附近因为有着紫阳真人的威名,还不算太乱,可是一出武当山地界,欺压百姓的恶霸,擅杀百姓,抢夺财物的官府士兵和强盗匪徒屡见不鲜。

    此时正是最是一年春好色的时候,可是对于太和村的百姓来说却是充满灾难的的日子,一帮匪徒此时正在太和村中烧杀抢掠。

    “杀……”

    “救命呀……”

    “爹爹……你在哪儿……”

    “哈哈哈……快杀……哈哈哈”

    惨叫声,呼喊声,啼哭声,在这小小的村落中混杂在一起,让人远远的感到一股凄凉的气息从村子中散发出来。

    在村子一条窄小的街道上,为首的匪徒看着在自己眼前惨叫的人们,哈哈大笑不止,配合上他脸上的鲜血,神情更是显得狰狞,随后这名匪徒忽然看到道路中间的一名哭泣的小女孩,便手提大刀骑着快马向着小女孩冲去,同时嘴角露出一丝残酷的笑容。

    那名女孩看起来不过四五岁的样子,正值天真烂漫的年华,此时已是被周围的情景吓坏了,一直战在原地没有动弹,这名四五岁的孩童丝毫没有察觉到到死亡的来临,仍然在原地哭喊着自己的父母。

    那匪徒看着越来越近的女孩,嘴角呲咧的更大了,脸上的狰狞之色更胜,在加上他身上的血迹,整个人就像是来自地狱的恶魔一般。

    说时迟那时快,那匪徒就要将刀向着女孩砍去,忽然感觉眼前有一道身影闪过,手中的刀竟然落了空,自己刚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突然感觉脖子一疼,眼前一黑,便跌下马来,口中不断溢出鲜血,胸口剧烈起伏了几下,便脑袋一歪,没有了动静。

    “二狗……”

    其他兵士看到自己的兄弟突然跌下马来,没有的动静,不知所以,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落马了。

    “小妹妹,不哭,你娘来了。“

    一位身穿蓝色衣衫的少年人将手中的女孩儿交给了一位惊慌失措跑来的的妇女手上。

    那妇人立马抱住孩子,眼中落泪,对救了自己女儿的少年感谢道:“谢谢恩公,谢谢恩公……”

    那少年看见妇人要下拜,立马扶起妇人弯下的腰,言道:“这位嫂嫂不必如此,此地危险,您还是带着孩子快点儿躲起来吧。”

    少年一边说着一边双眼扫过四周,那妇人闻言这才想起周围的情况来,马上抱着孩子,慌不择路的的向着不远处的小路跑去。

    待到妇人的身影消失在少年眼前,那少年这才转身扫视着快要包围自己的匪徒们。

    “臭小子,你是什么人,是不是你刚才杀了我们兄弟,不想活了吗?”其中一名匪徒举着大刀满脸杀气的冲少年怒喝道。

    “哼,为百姓者不思保家卫国,荡寇安民,竟然成为匪徒强取财物杀伐黎民百姓,依我看,你们这些匪徒强盗就应该下十八层地狱。”少年冷哼一声,对周围的杀意浑然不在意。

    “小子,竟然如此嚣张,还诅咒我等兄弟,我看你小子是不想活了啊。”那老大对少年大喊一声,然后回头对周围匪徒喝道:“兄弟们,给我上,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给我杀了。”

    那少年看到十余名匪徒提着刀向自己杀来,心下冷笑一声,一边拔出手上宝剑,一边言道:“记住,杀你们的是武当徐辰夜。”

    待到言罢,只见一道寒光闪过,冲在最前面的两名匪徒捂着脖子,已然倒在地上。

    其余众匪徒见此,心中均是一寒,手上动作为之一缓,不知该不该继续上前。

    徐辰夜可不知这些匪徒在想些什么,手上动作不减,身随剑走,这些祸害百姓的匪徒无一人是徐辰夜的一合之敌,眨眼功夫,已然有七八个匪徒死在了他的剑下。

    剩余的几个匪徒见此,已然被徐辰夜杀的胆寒,转身就跑,希望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

    “啊……”

    一声惨叫传来,却是一名匪徒跑得太慢,已被徐辰夜一剑贯穿胸膛而死。

    剩余的两名匪徒听到队友的惨叫,逃跑的速度顿时一增,拼了命的跑,恨不得再长两条腿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