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眼光(第2/3页)时代方舟

拍板了。”

    “另外,我这边也联系了省建筑设计院和一些施工单位、设备厂家进行摸底,资料也都准备好了,方便大老板过目。”

    聂晓燕看见陈希妍端茶喝水去了,不再继续往下说,就接过了话头:“你让我调研的药材分析实验室和自动化制药生产线,如果要达到你的标准要求,有很多仪器设备都需要进口,而这些仪器设备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国外限制出口的,具体的明细我也准备了一份。同时我也设计了一份国内标准的建设方案,你可以参考一下。”

    聂晓燕旁边是顾同,顾同也就按顺序说道:“企业注册开展的各种手续我都了解了一圈,包括我们将来还要做自己的食品加工、药剂生产等等,各方面的认证取证特别多,我也列了个清单。”

    “现在看来,前面的手续我们可以自己跑,不过最快也得两、三个月,后面的取证认证得请专业的人来做,什么时候能跑下来不好说,特别是药品生产的资格批文,可以说是麻烦的要命。”

    余志武接着说道:“看来就我的活还比较轻松,按兰博士的新方案,一期工程就需要开辟超过十万亩,武康县的曾县长听说了我们的事情,专门请我们去县政府交流了一次。”

    “我们原计划是以将军屯为中心,逐渐向周边扩张,曾县长希望我们从大局出发,接手红石乡的几个村子,给我们不少优惠的土地政策,还可以一次性支付两千万的扶贫建设款,我们测算了一下,前期投入可以节省费用七千万左右。”

    “地方政府为什么要选红石乡?”方知舟好奇的问道。

    余志武皱着眉说道:“这个乡是武康县的贫困乡,民风也比较彪悍,计划生育管不了,娃越生越多,人均耕地越来越少,也过得越来越穷。地点比将军屯还要远十多公里,我们也拿不定主意,毕竟我们还是要和地方政府打好交道。”

    方知舟也皱眉考虑了一下,直接说道:“人越穷,人越多,其实麻烦更多!我们首先是办企业,不是办慈善机构,我们第一个要追求的是效益和发展,短期可能节省几千万的投入,但长期可能因为一些地方上的麻烦牵扯我们大量的精力,拖我们的后腿。我的想法是按我们的规划来做,不要轻易被人左右!”

    “那么政府那边怎么答复?他们这两年的重点任务据说就是要摘掉两个贫困乡的帽子,是国家的重点考核指标,我们完全不理睬会不会太不太好?”余志武以前开石材加工厂,靠的就是关系,对地方政府领导的意见非常敏感,因此很是担心。

    但站在方知舟的立场上,特别是经过与龙部长的交流,已经站到一个全局的高度来看待这些事情,这样的麻烦也就不成为麻烦了。

    方知舟严肃认真的说道:“我昨天在京城受到特战部队首长的接见,龙上将对我们提出的生态食品非常支持,要我们尽快做大、做强、做好,我们在地方就代表部队,我们做的是产品,是在为部队、为社会做放心食品,有些事情我们可以无需理会。”

    “部队首长?上将?”大家都用一种吃惊的表情看着方知舟,好像在说:哥们,你不会是吹的吧?

    方知舟有些好笑,其实自己也觉得昨天发生的一切好像是天方夜谭,但还是认真的点头,说道:“这是真的!我也以为是做梦,但的确是真的!”

    看着众人有些难以置信的样子,方知舟决定小小的装一装,走进卧室,拿出一厚摞资产清单,递给陈希妍,然后打趣的说道:“志武,我就不考验你的智商了,这些资料就先不给你看了。”

    陈希妍接了过去,快速的浏览着,然后问道:“这是干什么?盛世集团被查封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把他们的资产统计清单拿过来干什么?要竞标么?”

    沈城的几家盛世集团产业还是方知舟出国前举报的,然后就是一直停业整顿。这段时间大家都比较忙,居然都不知道盛世集团被查封、轰然倒塌的事情。

    方知舟不置可否地说道:“你继续看,看完再说。”

    “这盛世集团太厉害了,居然有这么多的产业,难怪那个沈梦遥一副拽了吧唧的样子!”陈希妍一边看着报表,一边惊呼道。

    “有多厉害?”余志武问道。

    陈希妍啧啧两声,说道:“全国一百八十多家产业,估值四百六十亿,还有现金、证券等等一百零四亿,你说牛不牛?”

    大家都议论纷纷,没有想到一个娱乐餐饮集团可以不声不响地做到这么大规模。

    陈希妍将翻完的资料递给旁边的顾同,疑惑地问道:“你不会是想告诉我们,你的秘密任务就是找盛世集团的黑材料,然后将它搞掉,为大家伙报仇吧?”

    方知舟摇摇头,神秘地笑了笑,说道:“不是,再猜?”

    “你不会是要竞标一些楼盘当办公楼、销售网点吧?”顾同也参加了猜谜活动。

    “不是,再猜!”

    “行了,别打哑谜了,我脑子笨,赶紧公布答案!总不可能这些东西都是部队首长送你的吧!”余志武挠挠头,催促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