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命运的齿轮(三)(第2/3页)时代方舟
维持,或直接倒闭,勉强维持的也都大多在百十人,数百人,根本谈不上规模。”
“这一次也是因为小神算开口了,我才动了这方面的心思。想尽量支持他们做大做强,为我们军区的好苗子多准备一条后路。”
梁建国三言两语把原因说清楚了,然后在龙部长点头赞许的目光中接着说道:“这次北局基地不打算直接出手对付华龙帮,我们给新成立的长生安保提供一些支持,压住阵脚就行了。”
“他们也必须要经历一次这样的锤炼,才能拧成一体,才能脱颖而出,保持血性和斗志!”
“嗯,这个想法不错,地盘还是需要自己打下来的才算牢靠!”龙部长笑着评价道。
“当然了,为了避免这些害群之马卷款逃跑,避免一些官员手伸得太长。有些安排,我们北局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的,有些招呼还是要提前打一下的。”
“我觉得,属于侵吞国有资产的,回归地方政府;属于非法所得财产的,固定资产由地方政府组织拍卖,所得部分归入国库。”
“至于现金、债券等资产,百分之六十归入长生安保维持运转,剩下的部分纳入北局基地充当活动经费。”
“龙部长,您看这个方案合适吗?”梁建国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想法。
“可以,已经考虑的很稳妥了,等于是你们替他们擦屁股了!”龙部长点了一下头,然后示意梁建国继续说。
梁建国心中一喜,龙部长对能产生多大效益连问都没问,说明对建立长生安保这件事情本身,他已经非常认可,那么后面的请求也就非常有希望了!
因此,他有些兴奋的说道:“长生安保的筹划人是李家为小神算培养的影子助手,运营管理能力非常的强。”
“她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型,有可能使得安保公司实现营收平衡甚至增长,但是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
“什么条件?”龙部长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是可以复制的,这对于那些艰苦维持的安保公司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霖。
“她认为,国内安保公司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以前是因为市场环境还不发达,企业家把全部的资源都用在了发展壮大身上,不太关心这个方面的需求。”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壮大了,也对安保有了基本的要求,但国内的安保如同看大门的工人,缺乏专业的手段,难以得到认可。”
“嗯,分析的有道理。”龙部长继续点头。
“她提出,如果要打响安保的金字招牌,让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心甘情愿的买安保服务,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特殊安保人员允许持有一些轻武器和专业化的监控、预警等装备,必须有别于普通的保安人员,才能获得雇主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认同感。”
“其二,建立一套完善的安保防范评价标准,并在涉及国计民生安全的示范企业进行强制推广,设定安保分级制度,引导企业重视安保工作,为安保产业的发展开辟健康的土壤。”
龙部长站起身来,神态变得严肃起来,在办公室来回踱了几步。
华国禁止枪械进入民间团体,这项管控措施也执行了几十年,为国内的安定形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也是一项立国之策,也是华国民众的安全性排在世界前列的主要原因。现在要开这个口子,谈何容易?孰对孰错,也难以决策!
梁建国见龙部长在心里权衡,又接着说道:“她的意思是将长生安保的控制权划拨到特勤部的名义下,作为我们的附属分支机构,对枪械、危险品、管制品的管理完全按照部队的模式执行。”
龙部长眼睛一亮,出这个注意的人不但大局观出色,思虑的也非常慎密,操作性非常强。
这个提议等于是给长生安保挂了两个牌子,一个是民间资本经营的企业,另外一个就是特勤部编制内的部队成员单位。
前一个牌子让她开展企业运作,后一个牌子避开了禁枪令,迂回的实现了她的目标。
这里面有一个风险,那就是出了任何问题,特勤部都得去背锅,等于让特勤部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可是,他龙战是怕背锅的人吗?
龙部长重新坐了下来,严肃的脸上也挂上了笑容:“建国啊,原来你是在这里将我的军啊!行,你放心大胆的做吧,我同意了!”
“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定要监控好,枪支问题可容不得丝毫马虎!”
“请龙部长放心,我一方面安排了北局的左雨晴同志带领一组特战小分队入驻长生集团,暗中保护好方知舟。”
“另一方面,也在他们提出这个计划后,准备从部队轮流抽调巡查组对他们的枪械管理进行审查、监控,以确保对枪械的管控没有死角。”梁建国心中大喜,连忙承诺道。
这件事情做成了,不但是一个管理改革的典范,还能解决许多优秀士兵再就业的问题。
同时,北局基地与长生集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