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蜀山掌门,剑仙李逍遥(第2/3页)不合法英雄

   天剑被消磨不断,渐渐黯淡稀薄,火龙卷却得势不饶人,像是狂怒的狼群,朝着水面上的剑圣撕咬而去!

    独孤剑圣淡然处之,似乎对火龙卷视而不见。

    烈火狂啸,却丝毫奈何不了剑圣。

    严琭定睛看去,独孤剑圣周身萦绕一层莹莹水光。

    nn澄澈,剔透亮泽。

    严琭挥手散去火焰冰冻,皱眉沉思。

    独孤剑圣微笑道:“灵皇阁下怎么收手了?”

    严琭抬眼看他:“切磋而已,既然不得建功,彼此奈何不得,就不要徒劳费力了。”

    “灵皇阁下恐怕未尽全力吧?”独孤剑圣意味深长道。

    “彼此彼此。”

    剑圣笑而不语。

    蜀山门人面面相觑,不懂怎么一场大战结束得莫名其妙,有点虎头蛇尾之感。

    一贫道长感受到门下探寻的目光,出声道:“严寒逼切,身变折裂,如大红莲华。或咽焦热大焦热之炎,或闭红莲大红莲之冰。”

    “这位灵皇阁下,双刀刀灵,一冷一热,颇有种寒地狱、热地狱的意境,只不过他单纯利用寒气火势,流于表面。没有相应的意境加持,自然应付不了师伯的水善之道。”

    门人弟子听得似懂非懂,一贫道长也没多做解释,让门下有个概念就好,境界不到,多究无益。

    严琭则苦思无果,仍没想到剑圣刚刚那一手功夫的名堂。

    到了他这个境地,许多手段一出来,看上几眼就能明白原理,更何况是他亲身经历交手过的招式。

    但对方是与严琭同级别的高人,甚至境界可能更高一些。

    再者,一贯使用“个性”,从“个性”的角度去思考,严琭对术法之道真的不太精通,正如他所言,n派法术流的高手确实不是他擅长应付的类型。

    严琭其实有感觉,这位剑圣恐怕从头至尾没露真功夫,一手天剑虽然惊天动地,但如此高人岂会拘泥于招式?

    只有刚刚nn护体才有几分大道至简的真意,看着简朴无华,如大街路边货色,实际能挡住残火太刀攻击的岂能是凡品?

    想不到p之法,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不过就是你来我往的招式对攻,只能说是演练,谈不上切磋。

    恐怕,那护体nn就是今天唯一的收获了。

    想不通就问,严琭出声道:“敢问剑圣刚才那一式是什么原理?”

    蜀山门人都竖起耳朵倾听,这可是聆听剑圣教诲的难得机会!千载难逢!

    说不定就有什么玄奥道理在其中,万一悟得,岂不是一飞冲天?

    剑圣自然不知道后辈徒子徒孙的心思,他倒是坦荡,不吝啬交流。

    “不过是粗糙的道理化用罢了。”

    严琭眉头拧起,显然对这个说辞不太满意。

    剑圣解释道:“我的水善之道来源于我悟得的境界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严琭点头,道德经他也略有耳闻,虽然心里暗自奇怪十五区怎么会有道德经流传,但现在显然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一法通则万法通。天剑之流不过是蜀山的术法,说白了就是表现形式,是手段,是方式。”

    “许多人一生苦练,只知习练招式,按部就班。不是不知变通,而是不能变通。修行之事,不参道理,一生不得入门。”

    “上善若水,既是我的境界,也是我之道理。所谓水华护体,不过是道理的显化。”

    严琭半信半疑,他钻营“个性”十余年,所得一身实力全赖于对“个性”的不懈开发和自身的磨练。

    突然讲什么道理、境界,实在与他的体系有大冲突。

    像是天生和后天的差别。

    这位剑圣的说法,就好像在说他对“个性”的使用是按部就班地习练招式一样,没有任何道理参悟。

    这种说辞让严琭联想起前世神话故事里修仙问道之人的方法,再加上此地名为蜀山蜀山仙剑派这个名字不由得他浮想翩翩。

    拱手。

    严琭淡然道:“受教了。”

    虽然未必全信,礼数仍然周全。

    独孤剑圣踏波而来,咳嗽几声,苦笑道:“咳咳,哪里称得上指教。灵皇阁下实力惊人,便是硬来,老朽也吃力得很。不过是看到良才美玉,不忍误入小道罢了。”

    “老啦老啦”

    剑圣突然的感慨让严琭沉默,时间确实是英武之辈的难关,许多无敌人物,战天战地,不弱于人,却最终输给了时间,着实令人唏嘘。

    一贫道长见双方休战,这才饮尽最后一口酒液,咽下喉咙。

    上前道:“架也打了,我酒也喝完了,咱们也该上山了吧?贵客上门,老是呆在家门口磨蹭,未免太过失礼了。”

    独孤剑圣咳嗽几声,大笑:“混儿,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