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车马费(第2/3页)古代媒体大亨

    可这么一掉吧,本身这几个书生都是年轻人,也不是那种偷摸的人,本就心虚,顿时羞得满脸通红。

    “那什么,林掌门,这几个银锭子是那云大掌门”年纪最大的那位书生连忙招了,边说边连连弯腰。

    “我知道,这是车马费。”林见秋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车马费,当记者的都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简单点来说就是红包。当记者去采访企业,或参加企业的新闻布会的时候,企业都会包给记者红包。

    一般根据前往的媒体不同,分别包不同的红包。

    比如,某大型企业的新闻布会,请了的第十台,请了北京电视台,也请了腾讯新闻的记者。这个时候,就会包给的记者一千块块钱红包,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八百块的红包,腾讯新闻的记者六百块的红包。

    根据媒体影响力不同,给予不同的红包,最差也能拿到四百块。除此之外,还会赠送一点礼品已经包一顿大酒店的午餐,多以自助餐为主。

    但是直接说红包,是有违规定而且也不够体面的,所以一般都会称之为车马费,也就是停车费。意思是记者你来采访,但是停车是你自己个儿掏的钱,所以给你停车费。

    停车费,听着太俗气,也不够体面,所以业内一般都说车马费。

    “车马费?”这几个书生愣了愣,连忙更正他的说法:“我们并没有车马,这是云大掌门”

    “哦,在现代的时候,这就是记者的车马费,在古代嘛”林见秋琢磨了一下:“我知道,这是云大掌门看你们几个采访得卖力,他一高兴就赏给你们的,对吧?每人两锭银。”

    一听林掌门居然心如明镜,都不用他们说出来就知道,几个人的脸更红了,纷纷把银锭拿出来放到了桌子上。

    “不用,车马费都是记者自己留着的。”林见秋笑了笑,指了指桌子上的银锭:“我给你们的半个金锭,是你们第一次开工,我给你们的酬劳,这银锭嘛,是被采访对象赏给你们的,按照媒体圈的规矩呢,就归你们了,别客气,拿着吧。”

    几个人半晌都没有说话。

    目前为止,从认识林掌门到现在所生的一切,都过了他们几个的知识范畴。这不仅仅是城民没有见识的问题了,这可是实打实的收入。可以说,任何一个店铺里干活都没有这个收获。

    任何一个文墨店,哪怕是隔壁丘城赫赫有名的李家文墨店,给底下人都没有这收入。

    “如果你们正式入住林氏媒体,以后这些车马费都是你们自己的,当然了,到时候也不可能一出去就给开半锭金这么高的薪水,看你们自己考虑了。”

    林见秋话音一落,这几个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一起点了点头。

    每次出去都半锭金,任何店铺都不可能给这个价格,人镖局冒着生命危险押镖都没这个价,这个可以理解。而每次出去采访的车马费都归自己,光着一条,那可是妥妥的一笔大收入。

    哪怕几十天遇到一次,那也是比其他活儿要好太多的好活了。

    都说穷书生,如果这么做下去,这书生哪里穷了?娶妻生子指日可待啊!

    “那真是谢谢掌门了。”

    “是啊,林掌门,你看我们也不懂这些,都是您手把手教,还拿这么多钱财,真是不好意思。”

    “只要林掌门不嫌弃,林氏媒体我肯定加入啊,我就一个穷书生,平日里帮文墨店打个杂赚点钱,哪有您这个活儿好啊!”

    “就是,就这车车哦对,车马费,能几十天来一次,再加上您给开的酬劳,我们这可真是走了大运了,这么好的活儿,哪儿找啊。”

    几个书生连连弯腰感谢,不用说,这会子不用林见秋留他们,他们自己就想留下来,而且庆幸林掌门看中了他们。

    “几十天一次车马费?”林见秋摇了摇头:“怎么可能。”

    “哦不不,我的意思是,哪怕没有这车马费,这活儿也是我十分乐意做的。”

    “对对,我们做起来都觉得特有面子,那云大当家都对我们很客气,还让我们画画。”

    几个人一说到这,都笑了起来,满脸的满足。大人物都对自己客气,戳中了这几个书生的嗨点,美滋滋。

    “不是。”林见秋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不用多久,以后你们每一次采访,对方都必须给车马费,这会成为一项稳定收入,也是记者收入的一个大项。都拿着吧。”

    这几个书生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而他们更不想不到的是,他们手里拿着的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记者拿的车马费。而他们加入的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媒体公司,也是第一家媒体分站,更是第一次有规模的媒体运作。

    这媒体运作远比花城给那些花楼做采访,要来得更高端,更上档次,影响得也更为深远。

    在操作上,也会覆盖得更全面。

    “林掌门,东西都备好了吗?您要的说书的,我都给您请来了。”茶馆的老板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他的身后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