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满城尽素缟,豪杰赴黄泉 (5)(第1/2页)三国之乱世谋士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忠义二字譬如梧桐之果,醴泉之水,乃人间一等,同时也犹如街边小贩贩卖之物。

    无价!

    可以理解为稀世珍宝,同时也可以认为乃是街头扔在路面上一文不值的东西。

    世道如此啊,敬佩的同时,又是满带着鄙夷。

    就如同被关在长安城中,成为阶下囚的蔡邕,在董卓身亡后,蔡邕竟然为董卓烧制祭奠,一下子便让王允炸毛了,立即命人拿下蔡邕,准备把蔡邕给办了。

    说白了,时下,王允欲要杀鸡儆猴,蔡邕乃大汉名士,他这只鸡的分量格外的重,份量重到让人觉得诧异,但份量不重,还真的起不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出来。

    监狱中,潮湿异常,狱卒还算是有点良心,并未虐待蔡邕。

    在潮湿的地牢中,有一片干燥的干草铺在地面上已经极为难得,躺在干草上,蔡邕并未露出慌张的神色,似乎生死二字已经在他的心里面慢慢的变淡。

    “伯喈何必如此,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

    阴森的牢狱中来来一个稀客,至少对于狱卒牢头而言是稀客,同时他们也在庆幸,自己未曾虐待蔡邕,不然这样的大人物稍微抬抬手便可可以让他们生不如死。

    “原则罢了。“

    言简意赅,却也流露出蔡邕这辈子的做事原则,一辈子都不会变的原则,甚至,原则高于自己的性命。

    董卓死后,普天同庆,就只有蔡邕府邸上挂起了缟素,燃气了幽幽的烛火,烧着纸钱祭奠董卓。

    异类!

    同时似乎也在打王允这类人的脸。

    无论找什么样的理由,终究还是面对一个事实

    就是董卓待他们不薄

    如此行事,岂不是在说王允这等人物乃是一群忘恩负义的人。

    有些东西,一旦被立起的标杆,王允等人的脸就被打的啪啪啪的响。

    脸疼!

    “你....”

    杨彪有些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蔡邕,顽固起来,就是一个食古不化的腐儒。

    有些时候,杨彪真的想要敲开蔡邕这颗榆木脑袋里面装的是什么。

    原则!

    真的有性命来的重要?

    “难不成你真的准备死在这里?”

    来回走动后,杨彪忽然俯身,双目直逼着蔡邕,欲要从蔡邕的眼睛中看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只可惜,他注定要失望了...

    冷漠的眼神,丝毫没有起半丁点的涟漪,只是用平淡无奇的语气回应着杨彪:“文先,昭姬就有劳照顾一二。”

    托孤!

    似乎提到女儿蔡琰时,那双冷漠的眼神中,才掀起了一丝的涟漪。

    “你!”

    万万想不到,蔡邕竟然会这般的迂腐,杨彪冷哼了一声,重重的拂袖,旋即转身离去。

    这个顽固的老家伙....

    不过,当他欲要踏出监狱大门时,正准备离去的人忽然开口道:“文先,小心颍川郡那边。”

    “这是何意?”

    收敛住心头的怒气,刹住欲要迈开的步伐,杨彪讶异的回头看着蔡邕。

    蔡邕不同于他们,他所能看到他们这些老家伙看不到的地方。

    “李文优应该是假死脱身,你需小心了。”

    很平静的眼神,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中...

    “你怎么....”杨彪当即住嘴,立即上前,双手紧紧抓着蔡邕“伯喈可有良策!”

    李儒未死像是一个重磅炸弹在他的脑海中炸开...

    他深知李儒未死意味着什么,同时也能理解段煨等人为何齐聚颍川,为何牛辅这厮死于李傕之手,种种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解释,终于得到了答案。

    牛辅如何统领人心,牛辅不死,何以改天换地。

    “这....”

    “文先,勿需看我,我也无可奈何。”蔡邕叹了一口气,董卓是罪该万死,但他们千不该万不该的把手伸向李儒,李儒何等人物,岂能看不出来,到头来,只是他们这些人一厢情愿罢了。

    李儒未死,这座繁华的长安恐怕要将会受到战火的侵袭。

    “文先,记得保长安的百姓。”

    “百姓何辜...”

    坐在牢狱的蔡邕叹气道。

    王朝更替乃是天定之事,谁也无法阻止,纵然大周续存八百载,到最后又如何?

    秦二代而亡!

    如今大汉能存留四百余载乃上天开恩,要求其他的已经不敢有,已经到气数已尽的地步,但群雄逐鹿谁最后能定鼎中原,蔡邕不知,甚至也不想知,他只知道一点,遭罪的永远是百姓。

    闻言,杨彪沉默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与蔡邕不同,二人的出发也不同,追求也是不同。

    但正是因为不同,二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