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沉的事(第2/2页)灵识幻想

何人?

    少年时期,师从鬼谷派,以谋略著称。

    传闻此人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文采斐然,辞藻华丽,纵使满空星斗难掩其光,虽是文人却不失锐气,视野开阔,胸中有沟壑。

    中原以北,仙翁千羽素有名。

    众人皆以为仙翁已半百,不知千羽是刚及而立之年。

    隐士居茅庐,一篇讨伐当朝权贵檄文,一夜声名天下知。

    文不加点,惊醒当朝主,君王空有治国心,却无回天力。

    面对群雄争霸,兵支皇城,当朝君王最后于后花园一棵树上自缢了去。

    自此,乱世枭雄,群龙四起的混乱时代拉开帷幕。

    历史更迭,世道艰难。

    一山不容二虎,古来有之,历朝历代,往事历历在目。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王朝已倾,群雄逐鹿,内乱纷纷。

    地盘割据,占山为王者甚多,一时间一场血雨腥风,一触即发。

    王朝如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彼时需一人,一统江山,平民愤,安民心,顺民意。

    期间以仙翁千羽实力最为强盛,投笔从戎十年,民心所向,一呼百应。

    帝历三十五年,聆音不忿于躬耕陇亩,久闻千羽胜名,随携一乡壮丁,投奔千羽麾下,千羽一方,名声在外,实力大增。

    平定各地势力后,江山一分为二,南派神君,北派仙翁,割河相据,从此天下只此二君。

    山雨欲来,正在酝酿,等待着的是一场更大的血雨腥风。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如同月有圆缺,历朝更迭,亘古不变。            江山更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历史即是如此。

    千羽聆音江边结盟,歃血为誓,共进退对抗外敌,赢得短暂的胜利之后,各居一方,江南聆音,江北千羽,以长江为界,互不进犯。

    时有西里凉兵马,凶勇悍战,北有胡人,善于骑射,南方蛮夷之地更是地势险要。

    中原各方势力稍有稳定,此时扩张,绝非最佳时机,江南江北双方均在整顿兵马,休养生息,伺机而动。

    山雨欲来,或跃在渊,或飞在天。

    但此时,潜龙,勿用。

    人间正道,沧海桑田。

    群雄并起,虎视眈眈。

    江南土地,幅员辽阔,此时正值初夏时分,聆音修整兵马,探子来报,东有倭寇进犯,遂起兵抵御外辱。

    大敌当前,战斗正酣,探子又报,后有北方胡人进犯;探子再报,西凉兵马进犯。

    聆音呜呼哀哉,我命休矣,腹背受敌,苦果难挨,遂破釜沉舟,一决生死。

    未果,据地已被破,三面受敌,四面楚歌。至此时,寡不敌众。

    胡人联合西凉,越过江北防线,夜渡长江,突袭聆音城下。

    本以为千羽居江北,江南安枕无忧,只需休养生息,防范蛮夷,如此却是措手不及。

    看来聆音的确非天下之主命。

    就在他腹背受敌,四面楚歌之时,那江上飞渡船只,遥远可见“千”字大旗。

    有盟友前来,将士士气再起,一鼓作气两军夹击外地,敌军溃散。

    千羽前来援救也不无道理。

    所谓卧榻之侧  ,岂容他人鼾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今日西凉与胡马占了江南,明日就是我江北覆灭之日了吧?

    所谓兄弟一心,天下平分,暂时友好盟约就这般维持了许久。

    至于一山不容二虎,谁吞并了谁,或是一坐江山二人平分秋色,那就是后事了。

    许多年以后,聆音仍是躬耕垄亩、悠然自得。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何曾见半分高堂远志?

    倒是羽国,扩土开疆,千羽称王。

    时光的流逝就像是一个漏斗一样,不管千羽用什么方式去忘记,往事却都会在心里闪现不曾离去。

    这样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生生不息,千羽已经记不清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反正就是这样的在脑海里倒腾。

    或是好几世了吧,千羽这样想着。

    一旁的露葭一直看着千羽,明白了千羽的心里事,原来一切的一起的都是这样的,总是有着寓意,这样的寓意就是发生的事情不能忘。

    不管前世今生,都不能忘,因为它可能是未来的一个事情的真相。

    或者也会带来一种结果,这样的结果让彼此懂得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这就是成长,这就是联系,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