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教授引路(第2/2页)最强名师

教书育人结合到一起的。

    “我现在就带了一门课。而且是大三的学生。又没当班主任,跟学生也不是很熟悉。所以,一时间还没想去让学生来替我做实验。”

    宋鸿飞其实还是有些看不上生科院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参与度不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高,时刻拿着一个手机,宋鸿飞刚开始上课时,积极性还挺高,但是学生一直积极性不高,也让宋鸿飞有些泄气。更别说还去请他们来帮他做实验了。宋鸿飞现在没多少科研经费。来潭州科大的时候,学校给了十几万的科研配套经费。看起来不少,对于分子这一块来说,根本烧不了几回。

    宋鸿飞要想拿课题,就必须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基础。得出几篇高水平论文。以前攻硕攻博的时候,宋鸿飞倒也发表过两篇一区的文章。但那都是在母校的平台做的,通讯作者也是之前的导师。来潭州科大之后,以前导师的课题不能再做下去了,之前做的结果,即便发表论文,也只能以原来读书的学校做第一单位。宋鸿飞要想以潭州科技大学的平台拿课题,就得先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