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众生相与寿者相(第1/2页)神隐小面馆
“我怎么觉得二位尊者就在我们身边呢……“
张铭的一句话说的众人后脊背发凉。大家向大殿四周望去,空空如也。凌凌七从翠云宫,跑到青华宫,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却一无所获。
二位尊者的道场与人间寺庙大不同。没有祭祀供奉,更没有金身神像。大殿正中就是一个蒲团,显然是供尊者打坐的地方。大殿两侧倒是有繁复而精美的彩塑烘托。在菩萨道场护法的有诸天罗汉,护教伽蓝,哼哈二将。而太乙道场则是以先天八卦、护法神兽来衬托。
凌凌七不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的问道:
“二位尊者隐遁不出已经一年有余,整座幽冥都找不到他们。按照老规矩,所有往生者经十殿阴司审判后,罪大恶极者入十八层地狱服刑,剩下的到这里接受二位尊者的超度,之后便可以去转生殿定六道轮回了。如今奈何桥畔没有了孟婆娘子当摆渡二人,二位尊者也不在此处超度众生。九幽之地所有人都见证了这一事实。你怎么敢说二位尊者就在眼前?“
张铭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站在菩萨打坐的蒲团前,眼前确实空无一物。他又带领众人来到青华宫,太乙救苦天尊的道场情况毫无差别。张铭突然问身后的蒲松龄:
”大哥,还记得《金刚经》所言吗?“
蒲松龄立即答道: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懂了!你是否想说二位尊者‘在’与‘不在’皆是我们内心的虚妄与执念而已?其实这两座道场不过就是色相,二位尊者过去可以在这里、也可以不在这里。如今不在这里,却又可以在这里。”
曹雪芹佩服蒲松龄的悟性,“招财进宝”更是佩服的不得了。进入了幽冥尊者的大境界之后,他们更加不敢插话了。不曾想,这一次张铭却摇头了:
“大哥,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是我们曾经在灵石幻境里讨论的金刚经文。”
曹雪芹端详了一会儿太乙救苦天尊的蒲团宝座,突然灵光一闪:
“兄弟,你是因为来到太乙老天尊的道场想起了跛足道人的‘风月宝鉴’吗?“
这一次张铭点了点头,自己低头默念在三生石前曾经顿悟的经文: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蒲松龄仍然疑惑不解:
“三生石乃风月宝鉴所幻化,故而能照进世间诸相。可是如今二位天尊人都不在了,留下的三生石又有何意义呢?”
不待张铭解释,已经领会张铭顿悟的曹雪芹站出来答疑解惑:
“十殿阎君、幽冥众生均看不见二位尊者。虽然他们有尊卑之别,但是无论阎君还是鬼仙均未脱离三界六道。因此他们眼中皆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种境界不要说是修成菩萨果,就连菩萨在哪里都看不见!”
“菩萨如何脱离三界六道?众生不是都在三界六道里轮转吗?”
凌凌七确实不解,加入了讨论。
曹雪芹摇摇头:
“三界六道包罗万象,但确不是世界的全部。修持大道的二位尊者早就跳出三界六道的束缚。但是菩萨‘上通觉悟,下度众生‘,因此他们虽然解脱生死,却不离生死。”
凌凌七追问道:
“这就是张铭总是爱说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莫非菩萨隔空传法就是说了这句话?“
张铭点点头:
“其实原话应该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对六道众生充满慈悲,自身却不堕六道,这才是二位尊者的大境界。因此不要说是在风月宝鉴中看到‘红粉骷髅’的贾瑞看不见真佛,跳不出三界六道的人眼前便皆是虚妄之相。你我如此,十殿阎君,灵兕圣祖大王皆如此……”
凌凌七的态度最务实,既不会大惊小怪,也不会不懂装懂。他对张铭说:
“我等凡夫俗子自然眼界不高,你就先给我们解释一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到底是啥吧!”
大家均表示赞同,这句金刚经文时常听见别人挂在嘴边,却从未仔细思考过经文奥义。大家都希望听听菩萨亲传弟子的觉悟。张铭仔细琢磨了一下:
“过分执着于文字表意就是一种执着。我就不讲大道理了,试着打个比方吧。凌凌七,你自诩为幽冥地府第一吃货,你觉得世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看似直白浅显的问题有时最难回答,让一个吃货忍痛割爱选出唯一真爱更是难上加难。凌凌七思忖了许久回答:
“今日的话题境界如此之高,我要是举出一个俗不可耐的食物来也不合适。要我说呀,无论山珍海味还是凤肝龙髓皆是你张铭说的虚妄色相!万物皆为皇天后土所孕化,所谓天降甘霖,地生万物。因此一切甘甜鲜美之滋味均离不开泥土与水源。在我凌凌七看来,天下最美的食物便是神隐小面馆的忘忧汤!“
蒲松龄附和赞同道:
”虽然品尝过张铭兄弟匠心独具的不少大菜。无论是美轮美奂的水击三千,还是食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