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粮草问题(第2/2页)回到大唐当皇帝

,到了武则天时期,它就已经暴露出了它的不足。

    甘州土地辽阔,待开垦的田地数不胜数。

    可能够去真正参与屯田的军人却是有限的,数量极为短缺。

    军人日常不单要承受沉重的军事操练还要耕种田地,本来就已经十分辛苦。

    一上战场,难免有死伤,

    一来二去,真正参与粮食种植的兵士也就越来越少了。

    当然,在武则天时期,值得庆幸的是,不管自己情况多么困难,主管永福仓的仓曹还是尽力的将储粮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

    可现在呢?

    他挂牌老爹李显,对朝政的控制力,还不如他娘武则天。

    这各地的粮仓也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核查过了。

    如今,吐蕃蠢蠢欲动,只能先想办法应付。

    李俊决定,等到这场仗打完以后,他一定要整治一下大唐的粮食储备制度。

    “太子殿下,我们该怎么办?”

    姚逵看他一直盯着地图看,忧心忡忡的样子,赶忙问道,也许自己还能出个主意。

    “如果军仓中的粮食不够,也可以先放义仓的粮食,缓解一下。”

    “不能动义仓的粮食!”

    “不仅不能动,等到我打完这场仗,我还要多建几个义仓。”

    所谓义仓,顾名思义,就是官府兴建,用来赈济灾民的粮仓。

    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很低,大凡有个水患瘟疫,便是饿殍遍地,饥民遍地跑。

    典卖妻子儿女,那也是家常便饭。

    别说古人无情,都是为了生存,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