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1/3页)盛唐苗公案
“大人可是发现了什么?“跟着苗公快步向着县衙而去的苗才在路上忍不住问了一句。
苗公缓下步子,捻了一把胡须,缓声道:“发现倒是有些发现,只是还需要验证罢了,今日不适宜,改日自有验证。”
说完也不管苗才径直往前走了。
“轱辘……”
“苗才,你听,有什么声音?”
苗公突然停住,靠近街口贴墙细听。仿佛有赶车的声音。
“没有声音啊,老爷你是不是听错了?”苗才再细听一会儿,却是一点声音也无。
“那许是我听错了吧,今日也是太过紧张了。”苗公叹了一口气,继续往前走,但是他之前听到的声音一直在他脑海里回荡不绝。
两人一前一后回到修武县衙,此时的县衙人影攒动,灯光映照庭院,衙内十余名衙役领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风尘仆仆正待休息。
“是方捕头他们回来了,想是刘老汉那里有了消息。”
苗公进衙便看到方捕头于院中等候,心中暗忖,旋即喊道:“方捕头,你那边可是有什么收获?”
方捕头忙快步向前,施了一礼,正待回话,却被苗公制止。
“你我到花厅去说,让众人先去休息。”原来苗公走进一看,这老汉并非刘老汉,这众人空手而回,苗公便知此事大不顺利,便想问个详细,又不便众人细听,就打算喊了方捕头细问。未作停留,径直奔着花厅而去。
遣散了众衙役去休息,方捕头跟着苗公进了花厅。
“可是未得那刘老汉?”
“启禀大人,小人此去确实未发现那刘老汉。傍晚时分,小人带着一众衙役前往刘老汉乡下的住处,发现空无一人,便在周边问询,说是有月余未曾见得这父女两个了。因此小人认定此父女必另有栖身之处,后来得了邻里的消息说是这父女二人常在城中寻些生计,许是又进城来做佣赚些活钱。小人便在城中走访寻查,得知刘老汉父女曾在城中的一个破宅子里栖身,但据那处的住户说,这也是有两日未曾见得刘老汉父女了。”
“你们押解回来那个老汉可是刘老汉一起住的邻居?”苗公问道。
“正是”
“那传来问话。”
方捕头得了令,出去带了那老汉,便站在一旁。
苗公见这老汉年近六旬,便起身施了一礼,让捕头给了座。
那老汉忙不迭的磕头谢恩,苗公搀扶老汉起身。
“此番真是麻烦老丈了。”
“不敢不敢,能为官府效力是小人的福分,不麻烦不麻烦。”老汉忙应承着苗公的言语靠着椅子边佯坐下了
苗公坐定,摸了一把长须,笑吟吟的问道:“此次烦请老丈前来是为刘老汉父女行踪,我闻听那刘老汉父女常在城中帮人做佣,老丈可知那刘老汉入城来为谁家帮佣?“
那老汉掐了一把胡子,仔细想了一想,慢声说道:“小人和那刘老汉虽是个相熟的,但最近两日却也未曾见过老刘父女。平时也只在晚上见上一见,同栖身于那间无主的破宅院,老汉我在外间,老刘和他的女子便在了里间,晚上回来聊上两句也就罢了,之前只说是在酒楼里洒扫,小娘子不便见人,则在后面做个洗涮的佣人,不过至于在哪家酒楼小人便不得而知了。”
“哦,那你可知这父女二人平时和什么人有什么来往吗?”苗公若有所思,继续问道。
老汉低头思摸半天,这才继续说道:“老刘父女平时早出晚归,小民未曾见过他们和什么人有过来往。”
苗公盯着老汉,身形前倾,顿了一下又问道:“不一定是朋友亲故,和刘老汉有关系交接的人也可,把你知道的关于刘老汉的都可以说说。”
“哦,老爷这样说,那还真有。”老汉仿佛是一下子明白了,也好像是心里一下子踏实了,神色放松了许多。
苗公捻须微笑,听老汉继续往下说。
“去年这老刘刚来的时候,听说是因为前年婆娘生了病需要一大笔花费,只得借了利钱,结果病没医好,那年冬天人也走了,最终钱也没了,人也没了。刚巧又赶上去年年景不好,收成极差,地里的的出息只够父女俩嚼谷,哪里能还上利钱,无奈只能到城里做工寻些活钱好还上利钱,可这点零钱哪够还利钱的,就听说今年春上便商量着把他的那块地给抵了。至于后来的我便不太清楚了,也不知道是抵了那块地仍旧不够还债还是最终没抵,前一段还看到有放利钱的伙计去寻他重新定契还钱。只见那伙计去了几次,但具体什么情形,老汉便不清楚了。”
“想必那寻刘老汉重新定契的伙计便是刘公子的手下了,这最终还是连到了刘公子身上,这老汉所言虽没有太多有用的信息,不过好歹能做个验证。”苗公心下思虑停当,便继续说道:“有劳老丈了,若见到刘老汉回去或想起什么,可以随时通报县衙。”
“不敢不敢,这尽是小民分内之事。”老汉说着急忙从椅子上起来,拜了一拜便退出去了。
“方捕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