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章 周愿和的橄榄枝(第1/2页)学霸的风云石代
“周校长,这是我刚见刊那两篇s的奖励申请表。”
在华昌地大的校长办公室里,宋涛将两张申请表轻轻放到周愿和的桌子上。
这已经是宋涛第二次与周愿和见面了,所以状态放松了许多,而周愿和看了一下那两张申请表,发现其中一张上面论文题目栏填的是:和田玉产地三联鉴定法。
周愿和问:“姜众托说的那个和田玉产地鉴定研究真的是你带头做的?”
宋涛皱了皱眉,姜众托之前提醒过他不要和周愿和谈论这个问题,但眼下周愿和主动发问,校长的话宋涛不得不答。
“周校长,的确是我做的。”
周愿和疑惑的看了一眼宋涛,然后默默点了点头,没有多问便在申请表上签了字。
宋涛见到周愿和并没有为难自己,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周愿和之前对姜众托做出了明确的警示,但是对他却没有动作。
这主要是因为宋涛实在太渺还不足以让周愿和介怀。
周愿和扣上钢笔盖,将两张表格还给宋涛,问:“你是不是觉得,我在李达为难鉴定部的时候帮了忙,现在却又反对姜众托,前后判若两人啊?”
宋涛先是怔了一下,他完全没有想到周愿和会讨论这个问题。
随后宋涛认真的点点头,因为之前他始终认为周愿和是一个讲究道理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在推动和田玉产地鉴定纳入行标这件事上却有失公允。
“还点头呢?”周愿和看到宋涛重重的点了下头,无奈的说道:“我就是问你一句,你倒也够耿直的。”
宋涛笑着耸耸肩,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周愿和,干脆便一言不发,默默地听周愿和讲话便可以了。
周愿和叹了口气之后往椅背上一靠:“你们质检站的人可能觉得我要退休了,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趋于保守,可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
“那是什么?”宋涛忍不住问道。
在他印象中周愿和一向少言寡语,如今周愿和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他自然要抓住机会刨根问底。
周愿和拿出两份报告放到宋涛面前,宋涛拿起来翻了翻,这是两份可行性分析报告,其中一份是姜众托做的,另外一份是李达与何川做的。
姜众托那份结果自然是可行,而李达的结果是:即便华昌地大获得了和田玉产地鉴定的唯一资格,依旧无法填补苏古特的资金空白,会造成每年约两千百万的资金空白。
周愿和说:“其实这两份分析都带有撰写者的个人倾向,但也都有道理,我个人更偏向于李达的结果。”
“而这,才是我反对姜众托的根本原因。”周愿和缓缓说道。
宋涛看了一会,发现他根本看不懂那些复杂的财务数据以及风险成本之类的东西,毕竟他不是学经济或管理方面的学生。
周愿和语重心长的说:“我知道你在情感上会更倾向于姜众托,但是凡事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良久,宋涛点点头,周愿和说的并无道理,宋涛知道自己既然没有能力驳倒李达的分析,那么随意做出判断是不负责任的。
“两千百万”宋涛在心里反复默念着这个巨额数字。
就在某一瞬间,宋涛突然想起赵宜晨曾经说过,耘石集团曾经以三千万为资本,请求三大机构将玉髓颜色成因鉴定纳入行标,结果因为苏古特的缘故被拒绝了。
于是宋涛问:“周校长,耘石集团不是和我们学校联系过吗?”
“耘石集团?”周愿和却摇了摇头,茫然地说:“没有啊,怎么了?”
宋涛难以置信的皱起眉头,按理来说如果耘石集团来找过华昌地大,周愿和不可能不知情,而周愿和也没有骗他的必要。
宋涛第一时间想到有可能耘石集团找到的人是何川,结果何川为了不得罪苏古特、使自己的功绩不打水漂,擅自拒绝了耘石集团。
如此一来,周愿和很有可能被何川闭塞了视听。
不过这也只是宋涛猜测,因此他没有将自己的猜想和赵宜晨的话告诉周愿和,只是问道:“周校长,如果有办法填补这两千百万的空白,您能不能同意推动和田玉产地鉴定纳入国家行标?”
宋涛的想法是,既然他认识赵宜晨,那么完全可以凭自己重新牵线耘石集团与华昌地大,那时候岂不是所有难题与困境都会迎刃而解。
“那我当然同意。”周愿和毫不犹豫的说,随后补充道:“前提是必须填补上两千百万的空缺。”
宋涛听到这不禁笑了笑,如此一来只要他能运作沟通得当,事情便没那么复杂了。
周愿和看到宋涛的迷之微笑,问道:“你笑什么?难道你要拿出这两千百万不成?”
宋涛摇了摇头,他现在还不打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愿和,等一切安排妥当,自己再送给何川和李达一份“大礼”也不迟。
周愿和也没有追问宋涛,他将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缓缓说:“说实话,其实当读到你那份上百页的实验报告时,我非常震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