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悲催的朝鲜王国!(第1/2页)太平洋超级帝国

    倭国在李江眼中,一直是首先要清除的国家之一,只不过限于倭国人口太多,即使覆灭了也会卷土重来,所以汉华王国一直没有占领该国全部领土,并且将其化为国有。

    但是这并不代表李江会一直不管不顾,李江的策略一直是跳动倭国内斗,坐山观虎斗,并且时不时打击一下倭国。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李江之所以表现的如此生气,并不是他真的很生气。

    其实,这一切只不过是李江的计谋而已。

    这倭国的大名真的有如此狂妄,不尽然,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暗地里有人挑唆相助。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徐琰之所以大败,还是因为有着他主动撤退的结果。

    而这一切,自然不是他人在操纵这一切。

    这完全是李江在暗中操控。

    没错!你没听错!

    这就是李江在暗中设计的,否则以汉华王国驻守在那里的水师,怎会轻易看着徐琰就这样狼狈出逃。

    事实上,徐琰损失的只不过是仆从军罢了,都是那些倭国人,真正的精锐,也就是他从大明带去的人并没有损失多少。

    如此徐琰才会肯配合,否则死的是“自己人”,徐琰自然不会愿意的。

    至于李江为何要如此着急召回腾格,其实并不仅仅是对倭国用兵。

    一个倭国,随便牌一位将领出战即可,根本犯不着让腾格尔斯返回。

    他之所以以这个借口让他折返,那是因为另有安排。

    因为他真正用兵的还是德里苏丹。

    没错!

    就是天竺北部国度,德里苏丹。

    这个天竺北部的强国可不是吃素的,其战斗力很不可小觑,而且他临近帖木儿帝国,难保这个帝国会与其冰释前嫌,一起对付汉华王国,所以李江必须做好万分准备,以应对帖木儿帝国的干涉。

    至于为何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对德里苏丹用兵?

    其实原因有二,一是德里苏丹内部发生了叛乱,内部几个大势力开始了内讧,而一些地方部落也加入到了这场叛乱当中,尽管有一部分人还是没有动起来,可德里苏丹汗已经威信大失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导致李江出兵的原因。

    那便是德里苏丹相对于天竺南部,人口更为稠密,如果能够从其国内掠夺大量人口,至少劳动力将不再短缺了。

    而且,出兵倭国也是同样的目的,倭国人虽然可恶,但是修桥修路,挖矿,都需要这些人,毕竟他们都已经是“奴隶了”,虽然汉华王国禁止拥有奴隶,但又规定,国外俘虏不在其中。

    这说白了,就是李江为了使用奴隶,故意设置的这么一条,毕竟现在是古代社会,人力还是最大的生产力量。

    即使现在有着许多机械化了,比如蒸汽机车,蒸汽竖井,但这跟现代社会还是没法比的。

    何况,人力的运用,相比目前的机械,还是更好用一些,至少他们只是消耗品。

    而且,出兵德里苏丹,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或者说是一个借口!

    那便是之前袄教密谋袭击东阳城与旧港之事。

    说起来,这件事其实跟德里苏丹并未有多大关系,毕竟袄教与天竺教以及天方教都是有所不同的。

    可是谁让帖木儿帝国与德里苏丹国边境区域,藏着不少袄教徒了。

    这些人几乎相当于现在的恐怖分子,这样的人,李江怎么会放过。

    当然,这只是一个借口罢了为的就是树立出师的名头!

    其实这种东西对于战事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当然,这是李江个人认为的,事实上,大部分大臣还是相信师出有名的。

    这不得不说古代人还真是呆板!

    …………

    再说此时,就当腾格尔斯到达济州岛时,此刻奴儿干都司城内。

    一场大战正在上演着。

    可是三日之后,大战便草草结束了。

    结果自然是汉华王国大胜,那些从北方而来的通古斯人狼狈而逃。

    只不过这群人并未就此逃回北方,他们残余的四五万人,绕过了奴儿干都司城,一部分人前往大明北部草原,一部分人则绕过奴儿干都司城,继续向东,沿着海岸线,一直来到了朝鲜西北部境内。

    这下朝鲜王国顿时军情告急!

    一开始朝鲜地方衙门以为那只是当地的一些部族或者是漏网女真,不足为惧。

    可待到他们发现敌人有着四五万人,精锐也有好几千时,却已经晚了。

    敌人一路劫掠而来,很快就占领了朝鲜北部地区。

    虽然这些地方都是苦寒之地,产粮并不多。

    可对于这些过惯了苦日子的人而言,这就是天堂般的生活。

    尤其是土豆与番薯,这类作物,因为汉华王国的推广,几乎整个东亚都在种植,所以朝鲜王国境内自然也存在这些东西。

    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