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试策甲科(第3/3页)兴汉室


    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以及吏部考课制度的不断完善,底层的优秀官吏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的视野当中,虽然在当下或许会有人心生怨言,但只要树立几个由啬夫擢升郡守县令的榜样,就能很快调动基层的活力。

    基层一旦得到控制、并且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涌入,朝廷所推行的大政方针就不会走样,基层的生产力就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数日之后,在建安五年正旦朝会的前一天,阴沉沉的天空飘着鹅毛似的瑞雪。以张既、贾逵、苏则等人为首的一干成绩‘第’的太学生,在谒者仆射李参的带引下,缓缓走进了未央宫前殿。

    “臣等叩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世,长乐未央!”

    皇帝高坐席,微摆衣袖,旁边的常侍谒者见状,朗声高喊道:

    “诏曰:起!”

    最终的殿试才是选择更优秀的人才,担任监考的自然是比太学策试还要高几个等级。除了皇帝亲临以外,左右分别还有司空、录尚书事赵温,太常陈纪,以及侍中等人。

    皇帝先未说话,而是从左至右的将底下的太学生一一扫视,按着桌的名册寻找着对应的位置。

    从左手起是明经科,为首的是成绩最好的严畯,邢颙;其下则是明法科,为首的是身材瘦削、双目有神的司马芝;再然后是治剧科的张既、贾逵、严象、苏则、诸葛瑾、濮阳兴、郭淮等人,以及其后的经营科游楚、经济科耿纪,孙资等人。

    这些人在历史中无一不是人杰干才,如今都俯首帖耳的匍匐在皇帝跟前。

    看到这里,皇帝总算明白了唐太宗为何会如此畅快自豪的说‘天下英雄尽入吾鷇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