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钢铁啊(第2/2页)明月出祁连

宋境内冶铁和炼钢技术的退化。

    西夏人拥有很不错的锻钢工艺,夏军精锐“步跋子”身穿的锻钢甲只用三十多斤,而大宋国的士兵却要身穿重达近五十斤的铁甲去和敌人作战,否则铁甲的强度就无法防御对方弓箭的射击。钢铁工业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一个穿着三十多斤锻甲的西夏士兵在面对一个身穿五十斤铁甲的宋**卒进行格斗时拥有怎样的优势。

    北地并不缺少铁血男儿,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十个人里面总归能挑出一个好汉来吧,可是为什么几乎每战无胜呢?一是这个帝国对待普通军卒的态度,你们把士兵不当人,整天连饭都吃不饱,还能指望人家在战场上给你流血卖命?

    你视我如豚犬,我当视你如仇寇,没拿刀子砍你们就不错了,还想指望我什么?

    装备的落后,结果是拿刀与人家对着砍,八成是自己的刀折了,身上穿的铁甲比人家重,却没有敌人的防御强,这仗还怎么打?

    在王安石到章惇的时代还有人锐意进取,至少喊着要变法。原来大宋境内严格的铁、酒、茶、丝禁令就是从王安石时代渐渐放开的,蔡京在初任宰相的时期也算是励精图治,允许民间私营铁矿和糖酒丝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宋国在政和年间以前的财政状况。可是到了政和年以后,整个朝堂,大家都在混日子,变着法地搜刮民脂民膏。

    当今官家志得意满,改元政和,取的是“政通人和”之意,然而正是从改元政和开始,原先还很有作为的官家,就开始转向了贪图享乐,其后便愈演愈烈。到了现在官家大办花石纲已经搞得原本富裕的江南地区民不聊生,很快,大火就要被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