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 蓄势待发(第1/2页)文娱之放飞自我
歌友会结束,参加简短的庆功宴之后,张玄回到酒店就睡的昏天暗地,还没等睡透,就被叫醒,爬上飞机。
在飞机上睡了一会儿之后,张玄才猛然清醒过来,自己这是在哪里,从何出来?要往何处去?
好半天才中飞机传来的震动声里反应过来自己又在天上待着了。
总是上天,想不飘都难。
“这是去哪里?”张玄懵懂问一旁的赵涛。
“这里,这里,然后这里,还有这里……一直到这里!”赵涛把工作计划递给张玄。
张玄看过之后当时就晕了。
“感觉自己像一头上磨的驴。”张玄无奈笑道。
张玄需要转圈的忙活,一天之内要拍广告代言推广,又要跑到另一个地方去商演,让张玄心态上十分的疲惫。不过谁叫自己的生意缺钱呢?那就咬牙坚持吧。
张玄这边忙着赚钱,好听点的话叫做吸金,经过歌友会,他的身价果然上涨了一半还多。现在出去一次商演,
另一方面,整个团队要为他的专辑,还有四位少女的专辑做准备,好在他卖的五首歌拿来五百万,让后续制作资金和启动资金不至于过于紧张。
除了俞青霜的单曲,四位少女专辑因为制作简单,也跟着制作完毕,她们的组合最后定名为“兴趣使然乐队”。
为了让四个少女出道,必须把她们的真实信息,制作公司的资料和几个合作的录音室和做的音乐人的证明,专辑制作的流程及费用标准,还有整个专辑各首歌的说明,等等一系列资料,以及专辑样片,提交给几个音乐人的半官方工会,几个主流音乐电视台,几个大城市主流广播电台。
准备入住在这些权威和关注度大的平台上的音乐榜单,当然为了各种宣传,必须给的宣传费还是得出的。让一个电台主播能够播放一次,出价就得十万起。
因为准备网络销售,所以还要在几个主流的音乐网站备案,准备数字音源,跟他们签销售协议,同时还要准备资金打榜。总不能在发售之后让她们的业绩从零开始吧?专辑六首歌定价十二元,以目前看各个网站销售量来说,排在一百名也有三万张的销售。
于是肯定得把自己的新专辑一下顶在一百名附近的位置,好让歌迷们看见,然后再一比一或者一比二的数字,一点点提专辑在榜单上的位置。
这也就是说,从专辑制作邀歌开始一直到打榜,公司愿不愿意投钱,就看出公司愿不愿意捧你。基本上所有有音乐人的经纪公司,都会对自己看好的新人苗子,采用这样全套的vip待遇,几次没见回头钱的话,这个艺人就会被打入冷宫,自生自灭。
打造艺术殿堂,是需要金钱的。
然后张玄的第一张专辑基本上也得类似的操作,不过因为他有大量的粉丝,买榜单之类的会轻松很多,收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底。
看,从这个经纪应收的角度看,就明白为什么经纪公司很喜欢培养偶像歌手了。
也明白为啥偶像一直被吐槽,但是从营收方面看,偶像又是刚需。
市场经济达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出现偶像经济的。
反过来说,粉丝追偶像,跟一些同好会没什么区别。都是对一个作品媒体或者平台宣传塑造的人物形象投入真情实感了而已。
喜欢纸片人的和喜欢真人的,情感动因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这本身就是在整体消费能力达到一定层次,人们有能力为自己的喜欢付费之后,就会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经济行为。
张玄过年这一天算是放了一天假,在看了俞青霜和穆青羊的节目之后一直守到她的最新单曲mv上线,然后他在个人网上发布了推广信息之后,然后就回去休息了。
接下来四五天,商演和商务比较少了,张玄就全程盯紧自己专辑制作,以及兴趣使然小组跟自己最新专辑的宣传方案。
他专辑后期制作已经处于收尾阶段,在内部看了一下几个关键成片效果之后,效果十分不错。
其实作为利益关切方,反而做不到客观冷静的观察成片效果,要么过于乐观,要么过于悲观。因此又花钱找了几波路人,过来看两支专辑的效果,好确定主打歌以及宣传方案。
因为人手和能力有限,来试看的人群还做不到全样本覆盖,只能按照张玄粉丝群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来召试看的人。别说,还就巧了,在六十来个人里,果然就有张玄粉丝,居然还是几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
还都是男的,大冬天的穿着类似张玄那一款的夹克在大街上溜达的时候就被带回了公司。
这几个人在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还相当激动,来了之后就舔着脸跟工作人员要张玄的签名照,或者同款面具当镇站之宝,还有两个家伙在手机被收起来之前,疯狂各种拍照,把公司各个角度拍了个遍,然后又心痛欲绝的看着工作人员把这些照片全都删除。
都说张玄男粉多,平时接机什么的线下活动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这时候做一个抽样,就抓到张玄好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