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未来五年(九)(第2/2页)永世帝唐

想到倡学针对的目的,就是他们。所以,在明面上叔叔不能参与此事。

    除了先生之外,书、笔、墨、纸,哪一项需要有巨大的财力作为支撑。一个孩童学完四年的启蒙学习,最少要投入五十贯。一千万个孩童,一年下来就需要五亿贯。”

    李世民有些发傻,“五亿贯!还是每年!去年大唐的税收还不到三千万铜钱啊!”

    “那~~~那还说修路...修渠...”

    李世民声音越说越小,仿佛是他自己在面对这样的难题。

    “小侄是外戚不用出仕为官,以后会有相当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经商、去赚钱。”

    李世民脑袋中,不由得想象着殷清风天天忙碌着如何赚钱的样子。但,很快他就想不出了。

    修路、修渠、倡学,看似需要难以想象的钱财。但这对殷清风来说,或许并不难。但,若是让世人知道他做的这一切,他的声望,不说抵得上三皇五帝,可也无人能及啊!

    想想王莽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王莽本身不是嫡长子,而且父兄俱都早亡,可以说是孤儿、寡母、寒家。

    可后来呢?拜名师、苦读书、广交友。二十四岁就做了品秩二千石的射声校尉。

    再后来,多名名士联名上书,赞誉他的人品和才德,汉成帝便封他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获得权力后,他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了儒生的拥戴。先是四十八万余民众,以及诸侯、王公、宗室上奏请求加赏于安汉公王莽,再是公卿大臣九百人请求为他加九锡。

    八年后,他在公卿、百姓的欢呼中取代了孺子婴,建立了新朝。

    现在,殷清风十六岁!二十年后呢?

    想到这里,李世民打了个寒颤。

    有修渠、修路、倡学之名声,最少百姓不会反对他。若是他再曲意结交朝中权贵....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或是等某身死后,他们也来个联名上书....

    李世民连忙闭上眼睛,免得殷清风看到他眼中的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