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谎言弥天(三)(第1/2页)永世帝唐

    殷清风扯出这样的话题,要是论时机,还真不合适。

    他最初的计划是,要等到自己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声望基础。才去拿儒释道这三种思想体系做文章。

    可是火药的出现,不但大大超出李世民等人的认知,更是让他们产生恐惧的心理。为了把火药的事儿圆过去,只好编出一个陈抟仙人来做挡箭牌。

    既然是仙人,就得拿出更多超乎李世民认知的内容来,让他相信不但仙人是真的、火药是真的、所有他超出他认知的都是真的。

    而且,话题扯得越多,李世民对火药的恐惧心理就会减弱、对仙人是否存在的疑虑就会降低。

    李世民沉思了好久,疑惑的问道:“仙人既然身为李祖的弟子,孔子也师从李祖,为何仙人只是把道家论做百家之一,而不是尊道抑佛压儒?”

    陇西李氏虽然尊老子为祖先,但最少李世民是不尊道的,对佛教的态度也只是顺应潮流而已,完全看不到佛教存在的深远隐患。他核心的价值观,还是来自于儒家。

    所以,他对殷清风说的“佛家要极力压制”是没什么问题的。至于“儒家要不要独尊”对他来说也不是问题,只要能成为一代明君,尊崇哪一个思想体系都可以。

    但既然殷清风提到了仙人,又涉及到他所谓的祖先,他就不得不问一下道家的位置该如何摆正。

    “仙人说:道家非道教,也非玄学。”

    李世民有些傻眼了,道家不是道教也不是玄学?那是什么?

    “所谓百家争鸣,这“百家”都是道家的分支。”

    “”

    李世民被吓到了,他一直以为“道”与“儒”的地位是并列的,现在听到的,原来“儒”只是“道”的一部分,是我错了?还是老子之后的人都错了?

    殷清风向他讲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

    ““道”就是那头大象。不管这世间的人如何看待这天地,都是对“道”的认知。就算了佛家,也算是“道”的一个体现,只是谬论太多而已。”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李祖离开函谷关真的是西去化胡了吗?”

    老子的地位,即使是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之后,也不会低于孔子。人们更是好奇他西出函谷关以后去哪儿了。

    当年佛教从印度西来,在文化上极度自信的国人却很少有人相信。佛教徒为了更好的让国人接受佛教,在传教时就提出了““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化胡人。”的说法。

    以讹传讹后,齐书顾欢传里说到:欢着论曰: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画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

    等到西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为了与一个叫帛远的和尚争道统,便写了一本化胡经,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化胡人之事,以谤佛法。

    囿于那个时代人们对万物的认知,老子化胡就不再是传说,而是一个历史事实了。所以,才有李世民这一问。

    殷清风的前世作为中华主义的坚定狂热分子,是极度排外的。别说老子去点化那帮阿三,他恨不得他们都死绝了才好呢。

    “陈仙人说:道圣西去,只是在昆仑山悟道,何来化胡一说?陈仙人虽恼与那些自抬身价佛教徒的行为,但却不屑同他们斗嘴。”

    李世民的八卦心陡增,“李祖现今可还在仙山悟道?”

    “这个问题侄儿没敢问。不过侄儿想来,或许道圣将衣钵传与陈仙人后,就去了仙界。”

    “仙界真的有仙界”

    李世民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虽然他老爹生硬的把老子添进李氏家谱当中去的,但刚才那陈仙人不是说,现在的李唐王朝是老子的后人建立的嘛。既然如此,这成仙之术

    “那仙人可是将长生成仙之术传授与你!”

    李世民急切切的问道。

    殷清风摇摇头,苦恼的说道:“侄儿何尝不想学那成仙之法。可那陈仙人说,欲成仙必先勘破天理。而这天理,他穷千年才悟得。凡夫俗子的阳寿也不过百年,想要成仙,难”

    “啊”

    李世民沮丧了。难道真的没这仙缘了吗?

    他不甘心的问道:“那陈仙人是如何获得千年寿命的。”

    殷清风振奋的说道:“那陈仙人倒是传了侄儿一套养生术。”

    李世民更加失望了,“不是长生术只是养生术吗?”

    殷清风虔诚无比的说道:“陈仙人说:将这“生”养得久了,自然就长了。”

    李世民心说,对啊!咦不对啊!这小子将别的都献给某了,怎么就单单没有将养生术献上?他是巴望着某早些身死不成?可恶!

    想到这里,李世民忍了又忍,轻声的问道:“那为何不听你之前说起呢?”

    殷清风站起来,先鞠上一躬,然后说道:“非是侄儿想隐瞒,而是之前侄儿不好解释这养生术的由来。就像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