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世代为奴(第1/2页)永世帝唐

    手段虽然卑鄙了些,但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只怪自己当初思事不周,只想着除掉王德俭而忘记他身后的家族,甚至因为协助李世民当上太子而得意忘形。

    殷清风执着的想除掉王德俭,是因为他在原来的历史上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他想要避免悲剧发生,完全可以建议李世民给他们父子一个永不叙用的处置,而不是直接去打琅琊王氏的脸。

    但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没用。

    虽然他将王续一家带回山庄后并没有役使他们,但无法改变这段期间他们是以私奴的身份被“关押”的事实。用现代话来说,已经对他们和他们的家族造成了精神伤害和名誉伤害。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如果想和平解决此事,也不是没有办法。

    殷清风信奉的是,用钱去砸人。

    每一个家族被评为世家,都不是一早一夕的事儿。短则两百年长则三四百年,才能被世人认可。所有世家的共同点,便是世代官宦。

    这些世家子出仕的目的,说是施展胸中所学,那是假大空。真正的目的是抬高和保持家族的声望,并为家族敛财。

    这些世家一面鄙视商人的不事生产、败坏伦理,一面又积极行商。古代国人当中最明白钱财的妙用的人,就是这些世家。

    而今,加盟会召开在即,殷清风想要摆平“扣为私奴”的风波,只要拿出让琅琊王氏不得不动心的利益去交换就可以了。但这么做不是没有后患的。

    琅琊王氏本身就虚弱了,若殷清风开出比其他世家更优渥的条件,“平白无故”的便宜了他们不说,还得罪了其他家族。

    殷清风召集这些人来加盟,不是真想着让他们一团和气的去发财,而是想激化更多的矛盾。他可不想最终是他成为千夫所指,将矛头对准自己。

    所以,只有让他们一家人彻底消失永除后患的办法。

    决定了王续一家人的命运后,殷清风又让人将许敬宗带过来。

    再次见到许敬宗时,他已不复最初见面时的潇洒。一脸枯槁的许敬宗见到殷清风时,身体甚至抖动了几下。

    说许敬宗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的确有些过了,但他德行有亏总是没错的。他固然贪生怕死、贪财好色、阿谀奉承、政治投机、骄奢淫逸可也比王德俭那种阴损的小人要强得多。

    对王德俭他会毫不犹豫的进行人道毁灭,对许敬宗他还想压榨一下剩余价值。毕竟,许敬宗若是能用心去修路的话,效果肯定比其他人要好一些。

    现在就看怎么去说服他了。

    两人一坐一站沉闷了许久,殷清风说道:“许氏从祖地高阳南迁后,在江左享名已久,贵祖询更是与王羲之王右军、孙绰孙兴公、僧侣支遁等人以文义冠世。

    本公子与你既无私仇也无世仇,偏偏你为了荣华富贵而加害于我。你说,本公子会如何处置你以及你的家人?”

    说完,殷清风站起来走向许敬宗,并围着他来回的踱步。

    或许是受不了殷清风这种强烈的心理压迫,许敬宗的身体抖动得更厉害。

    殷清风在他面前站定,眼睛死死的盯着许敬宗,面无表情且声音低缓的说道:“人,无非一死了之。可,真的那么简单吗?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太史公遭受大辟之刑、伍子胥掘坟鞭尸你说,想死是不是很难?”

    许敬宗咬紧牙关,既不敢与殷清风对视也不敢回嘴反驳,就那么股战而栗的等着殷清风说出让他更惊心的话。

    殷清风见他还硬撑着,不再是当初三句两句就被吓趴下求饶的怂样儿了,心知他的心理防线还没有被突破。

    殷清风身体前倾,继续缓缓的说道:“自古帝王最无情,尤其是遭受臣子背叛的帝王。你能想象出秦王被立为太子后,打算如何惩治你以及你的家人吗?

    是本公子向太子劝言只惩治你许氏在长安的这一族人,也是本公子向太子请求将你们交给本公子处置,因为,你还需要给本公子一个交代!

    若你不想江左许氏从此烟消云散,我想,你现在应该说点儿什么,对吗?”

    许敬宗又坚持了一会儿,才双腿一软瘫坐在那里。

    殷清风俯视了他一会儿,转身缓缓的走回去慢慢坐下。

    许敬宗身体斜倾,全凭一只手支撑着才没有倒下。

    经过最初的恐惧,再经过这段时间的关押,他已经想好了各种应对殷清风的方式,并盘算着再次与殷清风对话的场面,心中笃定自己能逃过这一劫。可真的站在殷清风的面前,他发现他之前的一切都只是妄想。

    他当初跪在宇文化及面前哭啼求饶,何尝不是为了留下性命等待报仇的机会?更何况,许氏到了他这一代,可堪大任的人只有他一个人。若是他当场横死在江都,又指望谁来振兴家族?

    为了当初的誓言,他可以投靠李密、可以投身秦王、更可以转投李建成这一切都是为了许氏家族!

    自己,哪怕是那些不成器的儿子或身死或为奴都可以,只要许氏的苗裔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