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拉拢殷氏(第3/3页)永世帝唐
之。
照这种断句,像是孔子在自问自答:“孔子说,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要进行教育。”
而第六种断句则是: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
解释为:对于守法善良的人民,让他们自主行为不要过多约束。对于愚昧暴戾的人民,要惩戒教导使其知晓过错。
六种解读,六种含义。到底孰是孰非?除非孔子能复活,否则谁也说不清楚。
其实,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
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
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收了“、”号,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
而“钩识”一词,在古语中就是标点符号的意思。
因此中国古代只不过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不是没有标点符号。
在论语成书的年代,标点符号的雏形已经有了,只不过撰写者没有使用罢了。
所以,殷清风想要印出带有标点符号的书,难度很大。这,也是他非要拉上颜氏的原因所在。
颜氏与殷氏结亲的对象,除了殷不害的妹妹和殷僧首的妹妹之外,剩余的都来自殷闻礼的这一支。一个是他的妹妹,两个是他的女儿。他的孙子殷仲容将来也要娶颜师古的女儿他的晚辈中与颜氏结亲可以考证的有九个人,不可考的就更多了。
拉上颜氏做文化产业,殷闻礼这边就不能丢下。而现在殷闻礼开口了,他顺势就把他的打算说了出来。
“这是一桩振兴门楣的产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