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敬淮阳侯(第3/4页)永世帝唐

年之内,先要消灭梁师都,还要压制吐谷浑,还要建好从长安到朔方、从齐州到临渝关的水泥路。”

    宴厅静了下来。

    消灭梁师都不难,只要粮草充足压制甚至消灭吐谷浑也不难,同样需要粮草。有了新式农耕后,消灭他们的基础已经具备了。至于修路,一切要看工部那边怎么做了。

    统军消灭梁师都的人,官职、封爵、勋级都会提升,他们当然希望能得到这样的荣耀,可是国朝日渐平定,他们这帮武勋会被猜忌而闲置,还是被冠以谋反罪而被抄家?

    刘文静显贵吧?说灭族就灭族。裴寂显贵吧?一样有人诬告他谋反。尉迟恭当初不也被关押了吗?

    他们这些人当中,没有这种担忧的,只有右边这些人,左边那些人一个都不想争这些功劳。但右边这些人同样不想去戎边。

    戎边不是苦差事,相反,成为一方驻军统帅的好处很多。但弊端也不少。

    现在不是朝代更迭的过去了,只要麾下有兵马,皇帝坐在朝中就可以无可奈何他们。现在天下一统了,统兵在外的人随时有被诬告为谋反的可能。韩信不就是这样的?

    而且,自从李建成倒下后,他们隐约听到太子想对军伍进行改制的消息。他们不确切这个改制要怎么改,但一切还是小心为上。

    按照殷清风的意思,他们当中最少有三至四个人要去三个方向戎边,到底谁去?去了之后,会不会被诬陷为谋反?留下的人会不会保他们?或许他们不会保,少一个人就少一份分润。

    殷清风见场面有些不对劲,刚才还兴高采烈的,怎么一下子就沉默了?

    “可是清风哪里说的不对?”

    “咳”

    程咬金暗示了一下,见无人回应,他只好对殷清风说道:“二郎与太子亲近,可听说太子要对军伍进行改制?”、

    “对啊,太子对殷小子可是极为看重,他会不会有消息呢?”

    众人一起看向殷清风。

    “改制?我啥时跟李世民说了?说过吗?好像只说过文武各负其责吧?”

    他有些纳闷的问道:“改制?怎么改?”

    “哎他也不知道”

    众人极为失望。

    程咬金也有些沮丧的说道:“二郎也不知道?”

    殷清风一时还没弄清楚这些人在担心什么,他问道:“不知叔叔有什么担心的?”

    程咬金张张嘴,欲言又止。难道他要说,我们担心你的丈人会飞鸟尽良弓藏?

    殷清风回想了一下他刚才说的话,没啥问题啊。不就是消灭梁师都、吐谷浑,然后去那里驻军吗?

    他心中一动,联想到程咬金说的“改制”了。他最近不就是打算利用某些人达到他的目的嘛?现在机会正好!

    “清风虽然没有听太子说过什么改制的事情,但清风还是有些小小谏议的,不知”

    “你快说!”

    程咬金一把抓住殷清风胳膊。

    其他人也眼巴巴的看着他。哪怕殷清风能透露出一丝的消息,他们就大致可以判断出一些事情来。

    殷清风任由程咬金抓住他的胳膊不放,“说到军伍改制嘛,无非就是轮换制。”

    “轮换制?”

    有些人忍不住齐声惊讶道。

    殷清风解释道:“轮换制就是制定一个统军的期限。无论是京畿的护卫军还是边军的统领,都制定一个年限进行轮换。

    比如四年。

    四年换一个统领,而麾下兵马不动。这样,统兵将领就不会因为长期统领同一支兵马而遭受皇室的忌惮。”

    “咦这个想法不错啊”

    反应快的立刻就想明白了。反应慢的也很快露出兴奋的神色。

    殷清风继续说道:“如果只轮换统兵的将领还不行,再次一级甚至两级的将领也可以轮换嘛。”

    “好!”

    出身赵郡李氏的李孟尝首先叫好,“统兵的可以安然享受富贵,而圣人也可以安心的将我等分派出去!这么想法好!”

    “好!这个主意好!”“妙”“敬二郎一杯”“还有某”“同敬二郎”

    殷清风抿了一口,说道:“如果清风也像诸位亲长们厮杀惯了,还真不想清闲。一旦清闲下来,圣恩将会越来越淡,子嗣嘛”

    众人心里一紧,“是啊他们如果担心被圣人猜忌而清闲下来,随时会有人顶替他们的位置,而圣恩将转移到新贵的身上。到那时,他们的子嗣除了嫡长子能继承他们的爵位,其他子嗣怎么办?争得过那些后起之人?”

    程咬金另一只手也搭上去了,“清风一定还有说法对不对?”

    殷清风瞅着这外表文绉绉的程咬金,恨得牙痒,手劲儿太大了!

    他无奈的说道:“国朝有国子监有太学,那是培养文臣的。那,为什么不办一个武学院培养军中将领呢?诸位亲长不统兵的时候,去武学院任职,不但圣恩不断,还可以照看自家子嗣!”

    众人一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