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各逞心机(第5/6页)永世帝唐
他只能暗骂了一句可恶!就任由场面就这么尴尬着,“倒要看看这小子到底会耍什么花样。”
紫檀材质桐油漆过的箱子被搬了上来。
殷清风挥退了仆人,亲自将箱子打开。
如果远观这个紫檀箱,它只是一个涂有桐油的方形的木头,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多层抽屉的组合,不仔细看的话绝对看不出缝隙的,仿佛就是一个方形的木头。但实际上每一层抽屉的两边都有半个指肚大小的凹槽,想要打开抽屉,只需要两个食指轻轻向怀里一带就可以了。
殷清风依次从抽屉里取出:笔格、砚山、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丞、水注、砚匣、墨匣、镇纸、压尺。
当一件件文房雅玩被摆在书桌上的时候,所有人震惊的同时,都在猜想这些瓷器的用途。
可惜,殷清风并没有做出解释,他只是将这些瓷器摆放在宣纸四周不同的位置上。
接着,他将之前准备的砚台里的墨汁倒掉,然后吩咐侍女取来凉水。
等凉水取来后,殷清风将水倒入水注,然后一手执水注一手拿起磨块
殷清风的举动,某些人暗自点头,尤其是欧阳询。
一幅字或一幅画,在写画之前,案前的人通过磨墨来沉淀他的心或者是构思字与画的结构等。心不静,则书画无魂。
当殷清风收笔之后,一直屏呼静气的人终于畅快的呼吸了。
老迈的欧阳询第一个蹿到了书案前,其他人在反应过来后也围了上去。
瘦金体的艺术特点是:线条优美,笔画坚挺,点画精到,结体俊朗,布局舒展。
欧阳询在观看了许久之后,自语道:“笔迹瘦劲且挺拔,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的运转提顿尽显藏锋与露锋,而联笔如游丝行空。用笔畅快淋漓,富有傲骨之气,如同断金割玉一般。真是别有一种韵味啊”
他是用笔大家,他的话就是圭臬。自诩有书法成就或鉴赏力的人,在旁边不停的点头,甚至露出恍然的表情。
欧阳询最后肯定的说道:“若日夜勤练不缀,不出十年必可大成!”
欧阳询感慨和赞叹了一番之后,转头看向淡定的站在那里的殷清风,“自会融通?”没等殷清风回答,他又说道:“一定是了,否则吾不可能没见过!”
对欧阳询的话不做任何回答和反应的殷清风在心里默念着:“谢谢逼着我学书法的爷爷,愿你在天堂安眠。”
文人相轻是自古的通病,但不包括一方有绝对优势。效仿古人和自成一体孰高孰低?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
在文人的世界里,一个人书法的优劣,决定他受尊敬的程度。要不是碍于殷清风的辈分,现在殷清风收到的就不止那些赞许的目光了。
“哈哈哈”回到座位上的李世民,“某不曾虚言吧!”
“恭贺秦王得如此佳婿!”封德懿道喜了。
“今日此行不虚!”陈叔达感慨了。
“后生可畏!”
“”
长孙无忌眼中的殷清风依然一副荣辱不惊的模样,“这些瓷器乃小子府中家奴劣制,今日呈献为贺礼实在寒酸”都说古人谦虚,殷清风也照猫画虎的来上一句。
但众人的心里却实在是腹诽不已:这要是寒酸的劣质品,那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这件瓷器为笔山,功用是”
当书案上只剩下笔筒的时候,殷清风并没有立即解说,而是将一管毛笔放了进去,然后用双手捧着笔筒递到了长孙无忌的面前,“这为笔筒。”
其他富贵人家的笔筒可能是高贵的木材制成的,但殷清风这几年来用的笔筒是竹制的。也就是说,这个全世界第一个瓷器笔筒,属于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无视其他人饿狼般的双眼,小心翼翼的接过笔筒。
这时殷清风说道:“小子下令那些家奴在烧制瓷器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长孙叔叔可看见笔筒中毛笔的影子?”
长孙无忌慢慢的将双手抬高,透过笔筒,即使烛台的距离有些远,但毛笔的影子依然清晰。
殷清风用眼角扫了四周一下,看到每个人都是抓耳挠腮的样子,“请长孙叔叔转动笔筒。”
白如羊脂的笔筒上的图案慢慢的展现在长孙无忌的眼中。
“上面是福寿禄三星。小子再次恭祝长孙叔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殷清风的话刚落,早就被勾得心痒痒的众人,再也不管礼仪了,包括李世民也同样如此。
当一众人各自坐了回去才发现,殷清风已经杳无人影,本来有一肚子的话的众人登时傻眼了。
场面也再度的冷了下来。
场面静了许久,李世民举起酒杯,“等及明日,辅机的府上恐不得安宁喽”
李世民的话说到众人的心坎里了。即使他们坐了回去,眼睛也没离开那些瓷器。包括程咬金都在琢磨是不是也给自家弄一套摆家里,就算一辈子用不上,最少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