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机关重重(第2/3页)永世帝唐
伍里。
程咬金对他挤挤眼,然后走到李世民身边。
他辛苦了两个月,换来一个上柱国。值了!要不是场合不对,他早就对于出主意的殷清风表示更热切的感谢了。
“殿下”
程咬金一边往里走,一边向上指了指城墙,“城墙内分为两个部分,南端是右武卫驻军的地方,北端才是学院的所在。
右武卫不但要保卫军事学院,还有配合学院教导那些学员。”
他这句话的时间,队伍已经走进城墙内。
程咬金又指着远处的一排排二层楼说道:“那些是兵卒住的地方,后面是训练场,这都没什么可看的。”
他向左一引,“臣带太子登墙一观。”
门两侧各有一个倒八字形宽阔的马道,程咬金带着人从东面的一条往上走。
快走到顶端的时候,人们才发现不对,这马道并不是直通城墙上面。马道的尽头是一条甬道。
程咬金向四周指了一圈,“这四面城墙都像这般如果远处有敌情,士兵进到甬道后开始整理盔甲武器,并且等待警戒的士兵传来消息。
如果敌人退去,士兵可以不用退到城下,直接就在这里修整如果战事进入鏖战阶段,轮换的士兵可以在这里蓄势待发。”
甬道在城内一侧的墙壁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窗户,保证通风和采光而另一侧的墙壁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壁龛,上面放着烛台每隔两个壁龛,就会出现一个内凹的空间和一个向上的台阶。台阶的尽头是一个让三个人同时穿过的天窗。从天窗出去就是城头。
程咬金介绍道:“这些内凹的部分,可以放着饮用水,可以放着火油,可以放些箭矢,更可以是被褥等。
还有一些空间可以在战事将起之前储备上食物。
这样,兵卒可以舒适和安全的在甬道里修整,还可以防备火油被敌方的火矢引燃,”
武勋和文官们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这个改动真是太奇妙了。
攻城或守城时,双方的弓弩兵都要保持对射的状态来压制对方。这时,守城一方那些轮换的兵卒为了躲避箭矢,不得不在马道上等待。
一旦鏖战,受伤的兵卒要抬下去、补充的箭矢和火油要送上去所以,马道上根本不能容纳太多人。而且,这些人根本不可能舒舒服服的坐在那里等待被轮换上去。
要知道,等待的时间越久,兵卒的体力消耗得就越多。等他们真上了城头之后,根本不能达到全盛的状态。
现在,哪怕是那些对战事一无所知的人都知道,城墙内多了一个甬道的设计,守城一方完全是以一种以逸待劳、有条不紊的姿态应对着敌方的攻城,就更别说生活在战争年代的这些帝国大佬们了。
他们齐齐的注视着殷清风。
李世民皱了下眉头,“那受伤的兵卒从上面下来,会不会很不方便?”
还是程咬金解释道:“淮阳侯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不过答案要一会儿揭晓。”
“哦?”
被吊起胃口的李世民又走了一段,发现形制都差不多,他就选择了一个台阶往上走。
等后面的人也上了城头后,才看见前面的人都面向城内的方向。
城头在城内的方向上,每隔几米远就有一个木杆被固定着。木杆的顶端有一个向城内方向延展的横木,横木的下端吊着几个轮子,轮子上又缠绕着粗粗的麻绳。麻绳的下端吊着一个大大的方形的木篮。
程咬金冲殷清风招招手,殷清风带着李承乾走到木篮前跨了进去。
这时,程咬金解开麻绳系在木杆上的那端,然后缓缓的放绳。于是,殷清风和李承乾就慢慢的向城下沉去。
“阿兄,这也是你想出来的吗?这个叫做什么?”
众人齐齐的从城头俯身往下看。
木蓝里,殷清风说道:“这个叫升降台。你看到顶端那些轮子了吗,那个叫滑轮组。一组滑轮可以让一个人轻易的就搬动比他体重多上三四倍重量的物体。等回去后我再演示给你们看。”
众人听了,又一起看向殷清风嘴里的滑轮组。
尉迟恭一把抢过程咬金手里的绳子,“咦还真是啊,一点儿都不费力。”
程咬金白了他一眼,“夯货,你现在可以往上拽了。”
“嘿嘿”
尉迟恭听话的拽着绳子,“太神奇了!感觉比提两只小鸡仔还轻巧。”
“噗哈哈哈”
殷清风鼻孔喷出一股粗气,他惹不起这形似脑残实际心眼儿多多的家伙。
李承乾小声的问道:“阿兄不生他的气吗?”
殷清风摸了摸他的头顶,“不管是做事还是养生,生气之后最高兴的是那个让你生气的人,而最糟糕的是,怒火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焚烧了自己的理智和身体。”
自从被殷清风告诫要只听不问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殷清风的说教。他把这句话牢牢的记在心里面。
殷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