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父为子谋(第3/3页)永世帝唐
隔阂虽已产生,但时间并不久。
等到殷清风意外崛起,横在两支族人的隔阂也就可以放下了。家族的前程才是最重要的。
殷氏与其他动辄几百上千的家族不同,家族每代的人丁向来不旺。只有尽心教导每一个子弟,家族才会长盛不衰。
所以,家族从褒祖建立郡望后,到成为东晋王朝的望族、再到成为南朝各朝的显贵,嫡支子弟的才能的确出众,但庶支子弟同样杰出。
因为,历代子弟还遵守了另一条族训:荣时可顺,逆时则勇。
荣光时,要和尘同光,要遵从世人共同遵守的嫡庶制衰落时,要有勇气选出最杰出的子弟带领族人走出困境。
与家族前程这个大义相比,嫡庶制并不重要。
殷氏的荣光,在迁离江左后开始衰落。
入隋后,只有僧首祖得到了从五品上的秘书丞官职。
这在殷氏过往历史中是从未有过的低落。
入唐后,僧首祖的后人殷峤从获得陈郡郡公的爵位到升为郧国公,在族人看来,家族的中兴就要来临了。
随着殷峤的英年陨落,族人的心也随之沉沦。
所以,年少的族人殷清风的出现,让他们毫不犹豫的决定由他来担任家主的位置。
可是现在
是否由他来做家主不重要了,家族能否得以保全才是关键。
殷元暗中揉了揉手掌。
这小子的脸皮真够结实的就是不知他现在疼不疼。
看到殷清风的脸已经肿起来了,他又后悔刚才下手太重了。
哼,涨涨教训也好,省得不知收敛去瞎逞能。
等回去后要好好告诫他一下。
当初伯父就评价过:论品性,太子要佳论才能,当属秦王论心机,还是秦王可要论待人厚道,还是太子。
本以为,不管当初的秦王是如何不甘心,有圣人和诸多重臣以嫡庶长幼来压制他,他最终也不过是个亲王爵位。
风儿以庶子的身份能成为亲王的郎子,对郧国公府和家族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前程和助力。
可谁想到,有这小子的掺和,秦王竟然翻了天了。
秦王成了太子,儿子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了。在他和家族不知情的情况下,上上下下本也是为好事欢欣鼓舞的。可到头来却发现,家族从中得到的却是灾祸。
还是年少啊
就看他接下来会怎么应对了。
哎
看到族中长辈都阴沉着脸看着儿子,殷元想了想,决定为儿子再开脱一二,“能取得现今的成就,说明你至少不愚笨。既然你能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可曾想到了对策?”
众人眼睛一亮,期待着殷清风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