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莫急莫怪(第2/3页)永世帝唐
子的话去做的。从那以后,裴寂在朝堂上倒也沉默许多。就算有谏言,也是顺着他的话去说。
但这次他去这小子那里,真的只是为了打探口风?
“每年的元日元月叔叔都是在长安城度过的,不知叔叔有没有兴趣体验一回乡野情趣?”
殷清风才不管耙耳朵是什么心思呢,他只想赶紧把话说完转身走人。
李世民回过神来,“乡野情趣?再在我和你婶婶商议后再通知你。”
说完,他又有些懊恼。
他刚才是想说“再议”的,不知道为什么又临时改口了。
这小子今日怎么这么可恶,让某一次次的失态。
殷清风躬身道:“侄儿向叔叔请辞。”
李世民趁机向李晋安打眼色。
李晋安微微点头。
等殷清风走出书房后,他跟上后说道:“和咱家来。”
就算没有李世民的暗示,担心了半天的他也有话要问殷清风。
一路沉默的到了李晋安的居处,他终于忍不住了,“你小子今日是怎么了?先是一反常态的向咱家行礼,紧接着又忤逆殿下。咱家反复提醒你多次了要机警要谨慎,你这是”
殷清风的心里,李晋安可比耙耳朵更亲近。他笑嘻嘻的把李晋安按在椅子上,“叔叔莫气莫恼,先听小侄解释啊。”
李晋安没好气的“哼”了一声。
殷清风顺势坐在他旁边,“从武德四年仙人传授仙识于小侄,至今已整整四年。这四年里,小侄活得可像一个少年?
那些比小侄年少或年长的权贵子弟,或是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或是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唯有小侄殚思竭虑为太子殿下苦思谏言。
叔叔,小侄累啊”
“你”李晋安的心立刻软了。
他本只是为殷清风担心而不是生他的气,现在听殷清风这么一说,他真有些为殷清风感到不值。
“哎从咱家第一次见你至今,咱家和殿下一样,从未拿你当做少年看待都忘记你还是个少年人啊”
殷清风握住李晋安的手,“小侄刚才在等待太子的时候就在想,从献上马蹄掌开始,小侄为太子已经做了很多。而且,小侄曾经献上的那些谏言,太子还没来得及一一落实。
这次去城南也好,明夏出外游学也好,就是想着疏远太子一些。
小侄都想好了,在城南这半年好好陪伴小郡主和月眉她们。即使多年后归来,也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陪伴妻妾和儿女的身上。
小侄答应过叔叔,要过继一个儿子给叔叔的。等小侄成亲后,一定多生几个儿子,让叔叔挑一个最聪慧的胖小子收为膝下。”
李晋安佯怒道:“少说好听的。你以为咱家叫你来,就是为了听你说这些?临走前,殿下可是暗示咱家要问你个清楚。你还是想想咱家该怎么回复殿下吧。”
殷清风不为所动,依然笑嘻嘻的说道:“就这么说啊。小侄真的累了,真的想像一个纨绔少年那般肆意的活着。
和叔叔说啊,就在前几日,妮子的阿娘带着她的四个儿媳去拜访小侄,结果叔叔你猜怎么着?当晚,妮子的阿娘让她的小儿媳侍寝小侄呢。”
李晋安没好气的把手甩开,“咱家是个去势的人,你和咱家说这些?信不信咱家去殿下那里告你的状。”
殷清风嬉皮笑脸的又把李晋安的手抓住,“叔叔可赶紧去告状。省得他以为小侄是个没有七情六欲的人。
反正小侄想好了,以后别的少年郎怎么荒唐,小侄就怎么荒唐。别的少年郎怎么”
“行了。”李晋安再次甩开手,正色道:“你真不怕恼了殿下?”
殷清风叹了口气,坐正姿势,“叔叔,这几年来,你可见小侄有任何私心?小侄敢说,满天下的人,还有谁比小侄为这大唐江山更尽心尽力?
小侄以前是不怕什么功高震主的,因为小侄是没有私心的,小侄无所畏惧。
可昨日裴寂怎么说?他说,小侄再如此下去,别的文武百官不但不会与小侄为敌,反而要在太子面前为小侄美言。他们就想看看,小侄最后是个什么样的结局。
等小侄真被太子砍脑袋了,他们就有理由举旗n了。
所以啊,为了太子不背负杀害功臣良将的骂名,只能委屈小侄了。”
李晋安也跟着叹气。
他以前跟在二郎的身边,只是单纯为了报恩。等二郎的权势越大,他看到的人和事就越多。
二郎身边的人,除了太子妃殿下,哪一个人不为某种利益而接近他的?唯有这少年,真的是赤子之心。可偏偏他们彼此之间,就在相互猜忌着。
一边是他发誓要效忠一生的主人,一边是比亲侄子还亲的侄子,他夹在中间不好受啊
“这几年你谏言不断,现在却想着疏远,想着闭口不言,你就不怕殿下他更多心?”
殷清风说道:“叔叔去和太子说,之前小侄至所以能谏言不断,那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