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常态(第1/2页)大机变
既然手里有了钱,那么开公司,拿合法执照什么的就成了第一要务,但是在这之前,赵川不介意收一个有背景,又腰包鼓鼓的小弟做跟班。
经过一番吃喝畅谈之后,在赵川美食和救国大义的双重攻势下,就拿下了这个二十出头的传教士。
“我正好缺个文员,独自一人虽有雄韬伟略壮志在胸,但是还需要有人帮衬才行,你现在在这教堂还有什么事要做吗?”
“我在读神学的博士学位,西姆神甫是我的博士导师。”
“......”
高学历的尖端人才,还特么特别有钱。这个小弟收的赵川都恨不得跪下来感谢上帝一番了。
花钱的事是最容易办的。
在大英领事馆的卫兵无视下,赵川带着小辫子传教士马志德又一次冲了进去。不过这次是去找托马斯的秘书并非找公使大人。
有钱了就得把该泡的妞泡完。
额,当然不是了,别忘了赵川可是英籍华人,他是可以在英祖界买地的。而他的公司就准备在英租界开办,在英租界开公司的好处非常多,第一点就是安全,而且不会有人来收保护费。
在赵川许诺给少妇安娜一次在皇宫酒店的晚餐后。他拿到了一份带着油墨味道的清单。上面是现在英租界内可以出售的地皮。清单下面是申办公司需要的手续和登记方式。
在安娜带着电光的媚眼下,赵川带着马志德开始了选址工作。英租界其实总共也没多大,起码现在并不是很大,一共就只有三街两路。占地不到四百亩地,而且也并不像天津城里那样繁华,很多地方都是残垣断壁的老旧民房。
因为安娜给赵川的清单只能算是一份表单,按图索骥基本不可能。只能找到参照物以后再去估算找清单上对应的位置是不是正确的。
直到赵川找到了一块中英双文的界碑,赵川才是算是找到了满意的地方。
“就这了!”
马志德再次用他那自带问号的眼神看着赵川,好吧那就给你解释一下吧。
“这里是英租界的边缘,那边是法租界,那边是美国人的,中间这条路买不了。剩下的都能买下来,这两块地足有四十亩大小。现在没人要是因为这里比天津城里的贵。但是租界有自己的法律在,独立于大清的法治之外。虽然很悲哀,但是我们想成事,就必须要凌驾在大清之上才行。”
既然选好了地块,赵川就回去跑他的手续去了,而马志德虽然是金主但是那些手续文书却跟他没什么关系。赵川在购地合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后。这个时空的第一份产业就合法的出现在了他的名下。
顺利的买到了地产这还不算完,光有两块空地怎么能叫公司,紧接着赵川就跟着安娜打情骂俏的注册了一家公司。名字都是赵川顺嘴而来的。就叫Ali Trading Company。阿里贸易公司。
写名字时赵川还说这个名字是经过验证的未来必会大富大贵!
拿着两张油墨未干的牛皮纸刚走出领事馆,赵川就见到了一位自己的“同类”正在跟马志德说话。不过仔细打量下来他却显得非常的滑稽。这人上身一件黑色西装,里面却穿着一件长袍,他的头上顶着礼帽,没有长长的辫子,脑后的头发垂到脖子上面随风飘扬。
走近了之后,赵川就听到了升级的版的洋泾浜英语,或许这人是洋泾浜英语的传道者。
“就是找船先生,我是汇丰银行的财务主管,密斯特道格!我来是负责找船先生的财务支出问题。”
马志德用一种赵川从没见过的眼神看着眼前的这个位道格,跟他那带问号的眼神不同,更像是遇到了新奇生物一般。
“嘿嘿!你这是把辫子剪了,还是把鞭给剪了?去回去跟你主人说让他换个人来!”
虽然辫子是汉人的耻辱,但是让人看到这种不把自己当人看非要当道格的,赵川是提不出任何的好感。赵川说的是汉语,听到他的声音,这个道格也是回过了头,看到是一张黄脸黑发黑眼,瞬间把头仰的老高,眼睛使劲的看自己的鼻子。
“你嗨滨个?这里轮到你说话的份吗?”
很显然他是把赵川当成了是他的同行。再一看啊赵川那不合身的西装,还有脚上奇怪的运动鞋。就围着赵川打起了转转。
“偶以为哦,天津的买办会是怎样的拉风!看你着一身的衣服都是借来的吧.....扑该啊,不要在这里自找没趣哦!”
说完话就转身要往教堂里面走,赵川笑了笑,也不准备跟这种人生气,拿着手里的合约和营业手续,走到了马志德的面前,给自己的金主去过个目。
“嗯,地买好了,公司也注册好了,下一步就得研究一下去买矿的事情了。你这边走的开吗?跟我一起去怎么样?”
教堂当然不会有人拦着道格先生了,但是他要找的人也肯定找不到,主要是他老板确实忘记告诉他赵川是个华人了,而在香港或者是广东之类的地方,外国人起一个中国化的名字非常常见。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