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唇枪舌剑(第3/3页)崇祯十五年

去的老招数恐怕很难击败他,所以必须有一些奇招。

    张家玉虽然文人出身,不过对于军略却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加上小将佟定方,三人一番秘议,朱慈烺心中又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接了诏令,朱慈烺对张家玉道:“你去参谋司,将刚才所讨论的事宜,一一讲给他们,令他们尽力完善。时间不多了,请他们一定要抓紧!”

    “臣明白!”张家玉抱拳。

    等太子上马急匆匆走了,他慢慢直起身,远望太子离去的身影,眼睛里都是感慨。

    谁能想到,刚刚十五岁的太子竟如此聪慧?

    刚才探讨开封之战时,太子提出的一些建议,点出的一些问题,很多都是他想都没有想过,看起来很微但其实却是攸关全局的大问题,令他不由不佩服。

    他一向自傲,但太子却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有一队军士经过,向张家玉行礼:“张练使。”

    张家玉威严的点头,心中却有些苦恼,因为他虽然是鸳鸯阵的练使,太子也给了他相当的权力,不论何人,但敢违抗他的操练,他都可以按律处置,不过渐渐他却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他怎么强硬处置,士卒们看向他的目光里,都没有多少的畏惧。

    兵不怕将,上了战场,面对生死关头就无法弹压。这是为将的大忌啊。

    张家玉当然明白原因所在,不是因为他文人身份,而是因为他长了一张白净帅气,像女人的脸。

    张家玉算是明白,为什么宋代名将卫青要在脸上罩一副面具了。

    他在乎的并不是军士们不畏惧他,而是担心自己做不出功绩,没有足够的底气为袁督师洗刷清白!

    想到袁督师,他鼻子微微有点酸。

    整理了一下情绪,快步向参谋司走去

    感谢碎脑锤、转只弯、铁血名工的打赏。余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