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鱼台县之战(6)(第2/3页)崇祯十五年

被两个精壮的官兵死死按住。

    “三虎!”郝摇旗立刻把马拨了回来。他刚刚安定的情绪,一下就又激动了起来。

    吕秀才知道不好,贼官军太可恶了,这是不想让我们走啊,于是低声劝道:“大掌盘切莫中了官军的诡计,的侦骑已经有半个时辰没有回报消息了,很有可能是遇上了官军,咱们必须立刻离开,再不能拖延了”

    吕秀才所说,郝摇旗当然明白,可他还是忍不住想要多看刘三虎两眼,因为自此之后,以后就是人鬼殊途、再难相见了。吕秀才一边劝,一边向张武使眼色,于是两个一左一右的拉着郝摇旗的马,好不容易将郝摇旗劝离了。

    这一番的折腾,又浪费了半个小时。

    晨曦已经在东方出现。

    正要撤退的郝摇旗大军,忽然都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

    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有节奏的拍打着大地,以至于发出一种沉闷,但却非常齐整的声音。

    片刻之后,那闷雷般的响声越来越近,伴随着第一丝穿透乌云的晨光,一大条的黑线忽然从地平线上升起,接着黑线又幻变成了一大片的黑云,近了,再近了。这才发现,那根本不是黑云,而是官军的军阵!

    晨光中,无数盔甲明亮,手持长矛的明军步兵,正迈着整齐的步伐,向鱼台县城缓缓压了过来,那长矛不是一般的长,刺向空中如森林一般的密集,而方才的怪声是明军士兵齐步走时,两条交替踏地的声响。

    “不好!”

    吕秀才惊叫了出来。

    郝摇旗脸色发白,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悍将,他一眼就已经看出,眼前的官军步法整齐划一。训练有素如斯,战斗力一定相当恐怖。而且不止前方,南面和北面此时也已经出现了官军的军阵,同样是整齐划一,长枪如林。而他们背后是鱼台县城,也就是说,他们被包围了。

    流贼军中响起一阵惊呼之声,所有人都有大祸临头的感觉。

    “娘求的,有什么好慌的!”

    郝摇旗知道,他必须鼓舞士气了,不然不等官军冲过来,手下的队伍就要自己溃散了。于是他举起手中的木柄长刀,高喊道:“狗官军一夜急行军,累的跟贼求子似的,正是额们出击的好机会。弟兄们,跟额冲,杀一个官军,赏十两银子,冲,冲啊!杀他个片甲不留!”

    虽然在刘三虎的事情上进退失据,犹豫不决,但对战场的判断,郝摇旗还是有相当水准的,他知道,他不能犹豫,如果等到官军三面合围,县城里的官军再出击,今日他必然是全军覆没,趁着官军刚到,立足未稳,是他们今日死里逃生的唯一机会,所以一点犹豫都没有,他立刻下令猛冲。

    “杀!杀!”

    都是跟随郝摇旗多年的老贼,知道情况险峻,在郝摇旗鼓动下,呼喊着,向官军的军阵冲去。

    “停!”

    流贼刚有所动作,官军方阵立刻就停下了。一千多人几乎是同时停下了向前的脚步,“列阵!准备迎敌!”军官们的喝令声也随之而起。“嗨!”长枪兵的长枪立刻斜刺向前,形成一道谁也无法靠近的刺猬林。

    “火器队准备!”洪亮的口号声中,如同平时训练的那样,火枪兵迅速出列,在长枪阵前面密集站立,举起早已装填好n的鸟铳,将一支支黑洞洞的铳口对准了前方。和三段击不同,太子在京营训练火枪兵时,始终强调第一击的重要性,第一击一定是火力全开,对敌形成致命打击,然后才会执行三段击,这是“古斯塔夫方阵”和西班牙方阵最大的不同。

    当然了,这并不是死板的,如果敌人只冲上三五个人,当然不能一次击发。

    具体如何执行,还要带兵将领临场判断。

    贼骑兵的速度越来越快,距离越来越近,卷起的尘土直逼人肺腑,随着马蹄的踏动,大地的震动也随之愈演愈烈,一股逼人的杀气扑面而来。面对如此威压下,第一次面对大战的火枪兵们都无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紧张,他们脸上有热汗,握枪的手则是冷汗,但平常近乎残酷的操练令他们养成了服从命令的本能,虽有恐惧,但却没有人敢乱动,只紧张的等待着军官的口令。

    眼前方阵的统领正是千总杨轩。

    他,魏闯和徐文朴分从北、西、东。三个方向围攻鱼台县。

    也是他运气好,他首先就遇上了大股的敌军。

    一个千总队,分成两个小方阵,准确的说,不是方阵,是长条阵。这一来,鸟铳覆盖的面积能更加广大。

    和带队将官一般都躲在后方指挥不同,杨轩却是站在队列的最前面,嘴里含着竹哨,目光死死盯着对面的贼军。

    一百五十步一百步陷入绝响,困兽犹斗的流贼逐渐进入了鸟铳射程。

    已经可以开枪了,但开枪的竹哨始终没有响起。

    官军方阵不见丝毫异动,唯有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当贼骑兵进入十步,贼骑兵张弓搭箭,准备倾泻箭雨之时。

    “滴滴”

    竹哨之声终于响起,这是一轮射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