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血肉之城(第2/3页)崇祯十五年

,从李岩的样子和表情看,他并没有认出梁以樟,毕竟李岩不是梁以樟身边的人,此前没有见过梁以樟,而且梁以樟相貌大改,李岩认不出很正常。

    梁以樟的态度这才稍微恭谨了一些,向李岩拱手:“李公子请问。”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道长以为,方今大明天下,是否已经到了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的地步呢?”李岩淡淡问。

    时动必溃,指的就是国家灭亡,朝代更替。

    袁时中少,不明白李岩问的是什么,刘玉尺心中却是咯噔一下。

    李岩所问的乃是道家经典阴符经的一段,曲意并不复杂,但复杂的是,他将经文和时局联系在了一起,梁以樟是朝廷命官,本心里自然是反对“时动必溃”的,如果他反对,那么就跟他小袁营军师的身份不符,如果他假意赞同,说话之中说不得就会露出一些破绽,被李岩看破。

    “哈哈”

    梁以樟仰天一笑:“李公子也不过如此啊,读其书却不读其意,阴符经的这一段说的主要是五贼,时动必溃乃是五贼横行的结果,公子不问原因,却问结果,实在是大谬。黄帝得贼命之机,白日上升殷周得贼神之验,以小灭大管仲得贼时之信,九合诸侯范蠡得贼物之急,而霸南越张良得贼功之恩,而败强楚。公子以为,如今各营之中可有黄帝,殷周,管仲,张良之类的人物?如果没有,又何敢期待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既如此,先生为什么要加入我义军?”李岩脸色一下就变了。

    梁以樟摇头笑:“闯营中虽没有管仲、张良,但小袁营却有。”

    “哦,是谁?”

    梁以樟指着自己鼻子:“就是山人我。”

    李岩笑了:“道长好大的口气。那就要请问了,开封之局,我义军应该如何进行?”

    “朱家太子在归德按兵不动,养精蓄锐,分明就是疲兵之计,义军攻取开封的时机已过,山人以为,撤退方是上策,在开封城下师老兵疲,时间长了,必败无疑。”梁以樟道。

    李岩立刻就肃然了。

    梁以樟所说,正中他的心思,他也认为开封怕是攻不下去了,撤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他知道闯帅坚毅的性子,不到最后关头,绝不会轻易撤退的。为闯帅尽忠,为闯营尽责,他只能想方设法的为闯营做好情报工作。

    李岩拱手:“道长就没有什么破敌之策吗?”

    梁以樟摇头。

    李岩眼有失望。

    离开小袁营时,李岩对梁以樟的疑心消去了不少,还说要将梁以樟推荐给闯帅,梁以樟哈哈一笑,不置可否,等李岩上马离开,他和袁时中刘玉尺返回中军帐,帐中无有他人时,他才长长松口气,擦擦头上的冷汗:“李岩还真有两把刷子,尤其是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伪装,差点让我演不下去。”

    刘玉尺笑:“道长亦正亦偏,亦笑亦骂,我料李岩不会再怀疑道长了。”

    袁时中却道:“大人要闯贼撤军却是为何?万一闯贼真撤退可怎么办?”

    梁以樟摇头:“开封这么一大块肥肉摆在面前,闯贼怎舍得撤退?李岩如果将我的建言说给闯贼说,只会增加闯贼对他的怀疑,甚至坚定闯贼攻取开封的决心,如果李岩不说,我这番话也足够取信于他了。”

    “大人高明。”袁时中抱拳。

    梁以樟脸色忽然凝重:“明日攻城,必然是一场血战,小袁营可准备好了?”

    袁时中和刘玉尺都是点头。

    假作真时真亦假。

    小袁营没有退路,明日必须和开封守军来一场“血战”。

    清晨,东方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穿过乌云之时,流贼大军就已经列阵而出,向开封城压了过来。城头的官军士兵清楚的听到了流贼军中的号角之声,还有脚步踏动,一辆辆的攻城车碾压大地,向城墙逼过来的声音。比起昨天的饥民。流贼战兵的气势明显强大了几倍甚至是数十倍,站在城头上往下看,只见无边无际的流贼漫山遍野的而来,旌旗蔽日,人喊马斯,天地一片黑暗,刚刚升起的太阳好像也被堵回去了。

    有胆小的官军腿肚子转筋,握着枪,站在墙垛边,哆哆嗦嗦的站不稳。

    “不要慌,不要怕,流贼就是一个球,开封城墙坚固,他们攻不上来的。”

    一个老兵大声的喊,鼓励着周围的新兵,却是那一名外号叫“老陕”的老年兵,他是一个小队长,手下十个兵,除了自己的部下,他还大声鼓舞周围其他的士兵。

    现在开封城里正式的官军只有河南总兵陈永福和巡抚高名衡的标营,加起来不过七千人,此时站在城头上的大部分都是社兵,所谓社兵,就是城中的义勇经过短暂的操练,三百人编为一社,设一社长,由城中的富商和大户人家出钱出力,供给粮食而形成的一支义兵,虽然是义兵,但在保家护城的信念之下,战斗力却一点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