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壕沟决战(4)(第3/3页)崇祯十五年

有一个大弱点,那就是体积过大,太过沉重,移动极其缓慢,四五个士卒使出吃奶的劲,也提升不了速度。

    这一来,几乎成了官军火炮的固定靶子。

    而李顺亲自统领的十门青铜小炮又打的极其准,一发又一发,连续不停的砸在行动缓慢的大盾车上。几发之后,终于,有一辆盾车厚重的木板发出了咔嚓的折断声,四磅重的准确的砸在木板上,将其砸断,然后落到后面的躲藏人群中,将几个流民兵砸翻在地。

    盾车虽然被砸断,但毕竟起到了缓冲作用,吸收并卸去了铁弹大部分的动能,铁弹不能像以前那样,一砸一大串了盾车,确实是有相当的防护效果。

    中军大纛之下。

    朱慈烺举着千里镜,紧张的观看,这种情况下,青铜小炮能快速射击,但威力不足的缺点就显现了出来,如果是磅重的铁弹子,不需要多,只需要一发击中,闯营现在所使用的盾车都会稀里哗啦的折断。

    另外数量太少,十门青铜小炮加上二十门轻型佛朗机炮,在五里长的战线上摆开来,平均一百步才能有一门,面对流贼汹汹地人潮,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同时朱慈烺也更加理解,为什么在建虏想出“盾车”的点子了,明军火器就再没有过去那般犀利的原因了,在和火炮技术没有突飞猛进的情况下,面对这种厚实的木板,确实是有点无可奈何。

    不过并非没有p的办法,sn也许就是盾车的克星。

    等敌人推着盾车到了阵前,sn连续猛扔,越过盾车,落到后面敌人头上,将之炸的稀里哗啦,或者是使用抛射,不等敌人到阵前,就将sn送到敌人的头上

    感谢“金瀚仙宫道主、无忧无虑书”两位长粉的打赏,再感谢“星辰”的推广和督促,若没有你们,以本书糜烂的成绩,早就太监了。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

    大明必胜,以南宋名士李壁命笔的檄文以为结语。

    喝了点酒,糊里糊涂,大家见谅,晚点。nn

    p崇祯十五年60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