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出山(4k)(第3/3页)仙蝉
凡文字书画、人之面孔、道路踪迹,只要他扫过一眼,便能记在脑中,数日不忘。
不过若是以后不进行回想,也有遗忘的可能。只有当道士突破到中三品境界,才会达到所见所闻皆数刻于魂魄之中,终生难忘。
如此,余休打马往郡城方向,并没有兜兜转转,去走些子山道小路,而是直接在重重山林间穿行,丝毫不在意迷路与否。
一直到碰见了一条直通郡城的山间大道,他才开始沿着道路行走。
这日。
余休慢悠悠骑马走在道上,摇头晃脑,一点也不急。
突然,他身后的道路烟尘微起,传来车辚辚、马萧萧之声,一队人马正往他赶来。
余休骑在马上,回身一望,发现赶来的车队中弓马齐备,数个劲装汉子在前后行走着,总共一二十人。
不过他眯眼看去,发现队伍中无人顶上有血气烟柱,都只是普通人。
车队发现前方有人,速度立刻降下,但等发现只是余休一人后,又恢复了速度。余休并未挡道,勒马走到路旁,准备让行。
就在两方要错过时,队中马车的布帘忽地被拉开,一妇人侧身探出,看向镖客所说的少年人。
她见少年人十六七岁的年纪,青衣荡荡,腰间跨着一把刀,枣木鞘、麻布柄,面颊微瘦,但眉眼却极为清秀,只是还未张开。
妇人好似见到了自己的幺儿一般,目中生出欢喜,招呼说:“谁家儿郎独行深山中,莫不怕被虎狼叼走么?”
余休听见,有些诧异,他望望四周,然后指了指自己。
妇人中年模样,面容慈祥,风韵犹存,能看出年少时颇有风姿。对方看见余休的举动,掩嘴微笑,喊来队伍中的一人。
很快,余休便知妇人想要做甚。原来对方心善,见他一人行走着,且年岁不大,便与队伍中镖头商量,想让车队一并带上余休,以防余休在路上遇见了不测。
余休思忖一下,也未发现妇人有怪异之处,心中道:“或许真是个善人,正好借助车队入城,也好有个掩护。”
因为不知郡城方向的情况,他以免生出变故,连身上的道袍都特意换下,着了一身青衫。
“多谢夫人。”他勒马走至车厢旁,作了一揖,妇人见此微笑。
余休如此便混在了镖局车队里面……
“子独行道中,常有妇人相唤,以为子侄提携。”道论:轶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