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皇帝召见(第2/2页)重塑南唐

在这之前陛下刚刚召见了陈觉相公,又让人领了福州来的两个南蛮子觐见。”

    裴茳顿时意会过来,皇帝李璟这是在了解福州城叛乱反李的始末。按理说,这事的始末早就有文书进呈御览,陈觉又是进宫专门奏对过的,李璟若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问陈觉也就是了,又何必专门把自己召唤过去盘问呢?

    裴茳略感不解。以一国之尊,特意花半天时间盯着这么一件已经发生且尘埃落定的事,是不是有些浪费时间了?

    到了皇城宫门,众人下马。那宦官引着裴茳在宫门口向宫门卫缴了对牌,两人才被允许进入宫城。

    南唐皇宫形制并不大,以裴茳后世看过北京故宫的眼光来看,实在算不上气势恢宏。如果以北京故宫的规模来比较,南唐皇宫最多只有它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这般大小,宫墙也没有那么高,宫城内的殿台楼阁也远没有那么气派和华丽。准确来说,就是后世三四线城市和上海北京之间的差距。

    这主要是因为南唐本身就是割据政权,没有形成大一统格局,民力财力还是要以军事用途为先的方向来制定,另一个,先帝烈祖李昪尚俭,宫人多用几尺布做帐幔都要斥责,说是这些布不如拿来做水军的风帆更好,而当今陛下李璟在任东宫太子时用了些硬木做壁栏,也曾受到训斥,不得不改用竹子。冯延已曾讥讽过先帝为“田舍翁”,既是说李昪志在固守吴国旧地,没有开疆拓土之志,也是说他天性节俭,不尚奢华。

    只可惜继承李昪这“田舍翁”为帝的李璟,却全然没有老爹的优良传统,尚奢华好诗文,一意进取攻取闽国。说句实在话,若没有裴茳这只小蝴蝶参与进来搅局,这福州李弘义就可以把唐国弄的灰头土脸,军力损失一小半。

    若论治国之术,先帝李昪肯定要比当今皇帝李璟要高明一倍不止。至少李昪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和问题——国力不足、军力不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高筑墙、广蓄粮才是王道。

    到了勤政殿外,那宦官让裴茳在殿外稍待,自己跑进殿内通传。不过多时,便听见一把尖利的嗓音从殿门口传了过来。

    “皇上有旨,儒林郎裴茳觐见!”

    裴茳整了整衣冠,在一名宦官的引领下,肃容拾阶而上,往勤政殿内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