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裴茳的意图(第1/2页)重塑南唐

    一番忙乱之后,林仁翰与裴茳再度坐下。裴茳沉吟一番,道:“兹事体大,没有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撑,根本不可能实现。然而,这些都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路要一步步走,不要妄想着一步登天。”

    林仁翰皱眉道:“何谓规划?何谓方案?”

    好吧,一不小心把现代名词说出来了。裴茳干咳一声,笑道:“所谓规划,就是在考虑所有综合条件下对某件事进行长远、整体的发展计划。而方案,则是将某套规划分为几个步骤,对每一个步骤都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然后一步步的去实施。”

    “你林氏在缺乏人力物力财力支撑的前提下,想要吞下夷洲岛,第一步就是先做一个长远的规划,然后把这个规划分成几个步骤,比如第一个五年规划的目标是积聚财力物力登陆夷洲岛,在靠近海岸的地方选一处良港,并建设好这处良港。而第二个五年规划的目标,则是依托这处良港,慢慢向外围拓展,移民多少人,开垦良田多少亩,建设盐场多少处,获取的利益能否支撑下一步发展等等……如此这般,在最终目标下,每五年设置一个小目标,并坚决地向这个目标迈进。”

    林仁翰听了觉得大有裨益,一个看似非常遥远的目标,如果将它分割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逐步去实现它,那么那个遥远的目标也就不再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了。这真的是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这只是一种做事的方法,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和坚决的去实现目标。然而,你林氏人力不足、财力不够、武力不强的问题,并不能解决。所以在开展这个规划之前,我们先要想办法去聚集所需的人力、财力和武力。”

    林仁翰凝重地问道:“计将安出?”

    裴茳笑道:“很简单,抱团。一人之力不足,可集众人之力;一人财力不够,可集众人之财;一人武力不强,可集众人之武!寻找志同道合者,共同图谋和吞并夷洲岛。”

    林仁翰恍然大悟:“齐适高?”

    裴茳点了点头:“对,齐大哥可以参与进来,他有人有船有钱有实力。我,可以参与进来,我有数不尽的点子,可以为大家出谋画策。洪大哥,可以参与进来,他有强横的武功与领军之才……一桌美味,一个人如果吃不下,不如叫几个好朋友好伙伴一起来共同享用。”

    林仁翰抚掌大笑,道:“乐意之至!既然如此,我回福州之后,再去与郑容等人合计一下,如果他们有意,不妨大家伙一起干……”

    裴茳点头笑道:“正该如此。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志同道合,再大的困难也会克服。仁翰公,我们约期三个月,您南归之后去看看福州城内各大家族有没有经略夷洲岛的意图,我呢让人捎信给齐大哥,大家三个月后来金陵一聚,共商大计如何?”

    林仁翰笑着与裴茳击掌而誓,接着便起身告辞离去。毕竟这事牵涉的人力物力财力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也想回房好好测算一番族内能动用的人力和资源究竟有多少。

    洪佻看了看林仁翰匆匆离去的背影,回头对裴茳道:“青雀,你急着用夷洲岛来拉林氏下水,究竟有何意图?”

    裴茳低头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转头四顾庭院中秋风匝起卷落于地的黄叶,长叹道:“一叶落而知秋。朝廷两党之争,竟然连皇帝都要卷起袖子亲自下场,可见南北两党的裂痕已经无法弥合,而皇帝对朝堂的掌控力,想来也是极弱。洪大哥,你觉得这样的唐国,国祚能否长久?”

    洪佻沉吟片刻,道:“不好说。北面晋国已然岌岌可危,四处烽火,契丹势大,晋国恐难以抵挡。青雀是在忧虑契丹胡马南渡么?”

    裴茳摇了摇头,道:“你别看北面晋国残破,那是因为晋国外有契丹连年南侵,内有军阀割据内斗不休。多年的战乱,导致了民生艰难日益穷困,可其军力却并未受到多少伤害,士卒的武勇也远胜我朝。晋国是没救了,我估计今明两年内便会亡国,但只要有一位雄主站出来聚拢人心,很快就会重新崛起,重整山河。契丹异族,与我中原文化格格不入,想要渡江南下占据我花花江山,百年之内不可能实现。”

    洪佻皱起眉头,道:“你的意思是晋国虽然会在内忧外患之下灭国,但很快就会有人站出来重建国度,继续对抗契丹?”

    裴茳叹气道:“契丹不可怕,他们不会操舟驾船,也不惯江南潮湿的气候。可怕的是,能在如今这种残破局面下重建国度的那位英雄以及后继者。在外有契丹窥探的巨大压力之下,筚路蓝缕重建家园,这是何等的豪杰?这样的人,必为雄主!只要能挡住契丹骚扰,一统中原之后,必将南侵唐国。”

    裴茳顿了顿,苦涩道:“那么你觉得,以朝廷这种状态,能不能抵挡得住这样的雄主南下?”

    他熟知这段历史,自然知道后汉刘知远即将称帝代晋,但在一年后就病亡。再三年后,郭威因全家被汉隐帝刘承祐杀害而起兵反叛,建立后周代汉。又过了四年,郭威病逝世,将帝位传给了义子——一代雄主柴荣,周国自此蒸蒸日上,北抗契丹,南侵南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