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文青是个病(第2/2页)重塑南唐

。李昪代吴立齐,周宗是首倡之人,并自告奋勇去广陵劝说吴帝杨溥禅位。宋齐丘怕周宗得了从龙首功,特意跑到李昪面前危言耸听,说时机未至,应斩了周宗向吴帝请罪。好在此事遭到了徐玠等人的强烈反对,周宗才得以逃过一劫,却被贬为池州副使。几个月后,李昪在徐玠、李建勋、孙晟等人的不断鼓动下,召回周宗,密议内禅代吴。升元元年十月,李昪即皇帝位,国号为大齐。周宗也因拥立之功,迁同平章事、内枢使(即枢密使,为避杨行密的讳,改称内枢使)。升元三年,又是周宗带头上书请皇帝复李姓(这时的李昪还是叫徐知诰),不久,徐知诰从众臣之请恢复了李姓,改名李昪,改国号大唐。李昪称帝后,对周宗异常信任,让他主管盐铁事务,从此周宗其家大富。

    李璟刚刚即位为帝时,曾任宋齐丘和周宗为左右丞相。宋齐丘独揽朝政,极力排挤周宗,后又命人散布流言中伤他,挤兑地周宗跑到李璟面前痛哭。李璟就此借故罢宋齐丘为浙西节度使。保大二年,又罢周宗右丞相之职,转任镇南军节度使、侍中。

    可以这么说,周宗和宋齐丘一样,为先帝烈祖李昪称帝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先帝李昪留给李璟的顾命老臣。资格老,功劳大,又红又专。只是与宋齐丘不同的是,周宗不喜结党,在政治上没有野心,纯谨自守,更得李璟的信任一些。

    周小娘子就是周宗的长女,是他续弦以后生下的女儿,大名周娥皇。周宗快六十岁才得此一女,自然看得跟眼珠子一样的宝贝。当然,他刚在保大三年时又生了第二个女儿,如今年方两岁,还是个抱在怀里的奶娃娃。

    不得不说,周宗那方面功能还是十分的强大,快七十岁的老头了,还能生个女儿出来。只可惜,子嗣缘薄,没有儿子,只生了这两个女儿。但就是这两个女儿,也史书上也是不得了的存在,甚至比他周宗本人还有名——她们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小周后。大周后周娥皇,小周后周薇。

    这些都是题外话。

    时下的风气就是如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皇帝李璟和围绕在其身边的冯延已、韩熙载之流都是喜好吟诗作词、低酌潜唱的文青时,你能指望这个这些皇子皇女和权贵阶层去喜好舞刀弄剑么?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文青这个病,实实在在就是李璟这个皇帝亲手种下的苦果。

    裴茳也伴读了快一个月的时间了,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皇家教育是如何地变态。清晨三点多起床,五点钟在澄心堂点卯并开始早课,到辰时吃早膳,早膳结束继续上课,到午时略微休息一会儿,用些点心果腹,接着继续上课,一直到未时末下课,整整十二个小时,也就早膳和午休时休息一会儿。皇子里,年龄最小的李从善年仅八岁;皇女更小,永宁公主李芳仪年仅六岁,这在后世,还是上幼儿园的年纪,而在澄心堂,却已经开始听张易讲《礼记》《春秋》了。能不能听懂且不去论它,仅仅是三点多起床这一点,你真的不能再苛刻太多了。

    要说皇帝李璟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遗憾的却是,教育的方向实在是错的有些离谱了。

    文青是个病,貌似这病还传染。瞧这势头,李璟甚至打算还要把这病遗传到诸皇子皇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