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攻入关中(第2/3页)明末阴雄

后续的步兵也像是潮水一般,纷纷溃逃。

    这一战,他们是彻底的失败了,打惯了农民军的他们,第一次见识到纯火器部队的威力,第一次见识到了天策军的强大。

    他们都不明白,这些天策军的胆量为何如此之大,面对集群骑兵的冲击,依旧能够保持镇定,毫不慌乱的持续开火。

    要知道,这些天策军甚至连典型的长矛阵都没有,只要被骑兵近身就是死路一条,以往他们对付农民军的时候,哪怕对方有上万人,他们一两千人的骑兵冲上去,就能轻易冲散他们,这天策军仿佛就完全不畏惧骑兵一样。

    不过,再怎么不理解,这一战他们都是彻彻底底的完败了。

    望着不断地溃退的兵马,他们已经做好了接受训斥的准备,斩获基本为零,前前后后折损的骑兵超过七千,堪称完败。

    望着明军溃退,林蛋大可不会就这么便宜他们,一声令下,骑兵迅速出击,步兵也抽调大半兵马,对着溃逃的明军展开追击,不过还保持着基本的阵型,毕竟明军骑兵还不少,免得他们杀个回马枪,自己这边措手不及

    说实话他还有些遗憾的,从朱仙镇赶来的三个营骑兵应该在路上了,赶不上这场大战了。

    这明军冲的快,崩的也快,搞得现在增援的骑兵还没到,他们就跑了,本来等到己方的骑兵增援抵达,有机会将明军一网打尽的,现在看来,逃掉的那七千骑兵应该是没希望追上了,就看能抓到多少步兵俘虏了。

    果然,足足两炷香过后,增援而来的三个骑兵营才勉强赶到,带队的是师长邓德明。

    得知四万明军早在两炷香之前就被林蛋大给打崩了,邓德明骂了一句明军太废物,便火急火燎的向南追击去了,光靠步兵能抓到多少俘虏,现在还得看他们骑兵的。

    虽然此战他们没有多大的功劳,但来了也不能白来不是,更何况明军骑兵还剩下七千,要是能追上骑兵,也能好好地打一场。

    这场追击战,持续到当天晚上才告一段落。

    明军撤退的速度很快,邓德明想要跟明军骑兵打一场的愿望没有实现,到最后都没能追上明军,毕竟他们跑了两炷香的时间,足够跑出去三四十里了。

    不过,虽然骑兵没追上,但配合步兵兄弟,他们可抓获了不少明军俘虏。

    战后经过汇总,他们一共抓到了近一万五千人的步兵俘虏,逃掉的步兵差不读一万人,加上那七千骑兵,明军来的时候四万人,只逃回去了不到一半,而且很多从邓德明手中逃掉的明军,并没有被贺人龙他们收拢起来。

    而整场战役下来,天策军的损失只有一百十余人,其中阵亡的只有四十五人,其余的都是大都是轻伤。

    这一战,也是充分利用了明军对天策军不熟悉这一优势,倘若是范景文来指挥此战,恐怕赢的就没那么顺利了。

    当中牟之战的战报送到孔有德手中时,孔有德很是欣慰,虽然对林蛋大和邓德明很有信心,但秦军算是明军战斗序列中较强的不分了,这一次大战下来,相信明军对天策军会产生畏惧心理,后续的仗就更好打了。

    这一次大胜的消息传开后,虽然战士们早就经历过不少大捷,但还是忍不住欢呼起来,士气高涨,纷纷摩拳擦掌,等待着与明军决战的那一刻。

    而与此同时,孔有德也对加紧布置战场,等着范景文打上门来,相信范景文等不了多久了。

    因为十天之前,孔有德就派人传令给山地军团的丁山所部,同时在三天前,下令让张华统帅两个营的突击队,向黄河上游进发了。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同一个--潼关。

    当初将丁山所部布局到伏牛山时,为的就是攻打洛阳,或者关中,现在关中的兵马基本上都被洪承畴带着出关了,比如刚刚被击败的贺人龙三部,就是关中的精锐力量,当然还有其他几部。

    但现在,关中的兵力并不多,而且并不是什么精兵强将,对于山地军团来说,足够应付了。

    不过要进入关中,潼关是拦路虎,对于缺乏重型火炮的山地军团来说,硬啃的难度不小。

    事实上,潼关并不止一座,汉朝,隋朝,唐朝都有潼关,现在的明朝潼关就是在唐朝潼关旧址上修建的,设立在陕西与河南交接的黄河南岸,南边是崇山峻岭,北边就是黄河。

    而这对于天策海军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进入河南的这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天策海军可没闲着,除了没事闲着捞鱼之外,还在黄河上来来回回的进行清扫,基本上扫清了黄河流域的明军水面里面。

    虽然进入黄河都不是什么大型战舰,但即使是最小的五号福船,在黄河之上也是没有对手的,他们可以像天策军攻打山海关一样,直接绕道潼关背后去进攻。

    这次的进攻行动,还是张华负责,二月二十二日,也就是林蛋大与秦军大战的前一天,他率领的三十艘战舰,还有二十多艘运兵船,便抵达了潼关水面。

    然后,在战舰的炮火掩护下,两个营的突击队战士分批上岸,从背后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