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明报》(第1/2页)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在叶大成他们离开府城的第二天,府城还生了一件大事,由唐大人创办的明报第一期,正式行了。

    这叫报纸的东西,几乎没有人听说过,但是刚出来的一千份,迅被抢购一空了。

    原来这报纸和告示有些像,但又有很大不同。

    告示主要是官府的布告,比如一些政令的实施或者抓捕人犯之类的。

    但这报纸,包含的内容就非常丰富了,把这段时间潮州府以及大明各地,甚至大明之外生的一些事情都涵盖了进去。

    比如前两天唐大人举办的表彰大会,整份报纸用了大篇幅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描述。

    报纸里面还有招工信息,还有抓捕犯人的告示,都各自划归一块区域排好了,非常工整,需要找什么内容,一目了然。

    其实,在汉代已经出现过邸报,古罗马也出现过类似报纸的告示。

    在大约两百年前,德国人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印刷的报纸就开始出现。

    大概在三十多年前,德国人又行了定期报纸,就是周报。

    现在报纸在欧洲已经不算是稀奇事物了,只是日报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此时都是周报,甚至是月报。

    大明也出现过报纸,而且还是在六十多年前,在京师有了第一份由私人出版的报纸。

    但是和欧洲产生影响并传承下来的报纸不一样,报纸在大明只是昙花一现,到现在甚至没几个人知道。

    唐宁现在行的明报,自然不会几期就停刊,只要他唐宁还活着,新军还在,这件事情就要进行下去。

    他创办明报不是头脑一热而为,而是在进入府城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只不过现在条件所限,暂时只能十天一期,一月行三期。

    印刷的话,自然是用的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宋朝人毕昇明的,称着泥活字,四百年后的德国人,算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叫铅活字。

    现在,唐宁使用的就是金属活字印刷术,因为更加经济实用一些。

    唐宁作为一个拥有现代灵魂的人,他深知掌握舆论的重要性,而报纸无疑是传导舆论的一种重要手段。

    所以在其他人还没有意识到报纸重要性之前,先将其掌握在手中。

    明报现在的撰稿人,主要是潮州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接下来他会培养一批专职的撰稿人,也接受其他人的投稿。

    内容上面,也会尽量丰富,引导舆论是一方面,还需要报纸成为传递知识、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愚民政策从不是唐宁考虑的选项。

    正因为有唐宁的亲自主导,所以明报一出来,就后来居上,在内容、排版等各方面,都越了同时期的欧洲报纸。

    偶然获得一份明报的万奴卜加劳,可谓是欣喜若狂,报纸中的内容可以方便他更深入的了解大明。

    但让他奇怪的是,他在蚝镜生活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但从未听说过大明国有报纸,从其他进入过内省的耶稣会士口中,也没有听说过报纸的存在。

    明报是他见到的第一份大明国的报纸,这本不应该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

    真正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明报一出来,怎么就那么完善?远远的过了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欧洲报纸。

    万奴卜加劳不由的联想起来,他觉得凡是和唐宁那个年轻人扯上关系的东西,一出现就要先进不少。

    比如烟草,烟草还是他们西方人传入大明的。

    结果这个姓唐的一拿出来,就是卷烟,上面还带有那种叫过滤嘴的东西,领先了欧洲不知道多少。

    还有手表,钟表可是欧洲人的强项,在这方面大明要落后不少。

    结果,这姓唐的直接拿出了手表,欧洲现在根本就没有。

    还有火柴和打火机,万奴卜加劳在之前听都没有听说过。

    万奴卜加劳感觉唐宁这个年轻人,不但身上秘密多,懂得也很多,有时候随便指点一下,就让人受益无穷。

    比如唐宁曾建议万奴卜加劳利用摆的频率,可以试着制作出摆钟。

    起初,万奴卜加劳还不是很在意,毕竟他自己就是一位钟表大师,怎么还需要一个来自大明国的年轻人来教。

    结果,抽空试了一下之后,万奴卜加劳震惊了,他现摆的频率真的可以计算时间,他当即现这里面蕴藏着的巨大商机。

    万奴卜加劳是很想让卜加劳铸炮厂恢复往日辉煌,但说到底,他还是一个商人,也想把万奴行的生意做得更大。

    正因为如此,他又抽空研究钟表,想尽快制造出摆钟。

    万奴卜加劳一度觉得,自己躲起来专心钻研,还不如和唐宁多交流交流,有时候那家伙随口一句指点,真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但是,那位唐大人太忙了,现在很难见到人了,万奴卜加劳感觉那个家伙是不是在躲着自己。

    他觉得这样没有必要,自己又不是小气的人,而且也说明了,以后摆钟明成功了,会免费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