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棚到手(第1/2页)重生之草莽巨头

    “爷爷!爷爷!我在这呢!”第二天早上九点来钟,苏牧已经收了几袋子的鱼,不过他却是根本没怎么把心思放在那些鱼身上,一直盯着这条通往村子里的唯一一条大路上,隔着老远,看到了苏振军驾着牛车的身影,顿时激动地喊了起来。

    “怎么样了爷爷!那块地拿下了没有?”苏振军刚把牛车停稳,苏牧就几步窜到了他跟前问道。

    “买下来了,整块地,连带所有东西都买下来了,一共花了八百块钱,合同都签完了,这两天就会有人去镇里备案去,要不是你着急要,我还能讲下点来!”苏振军一脸的得意。

    “没事!咱们不差那百八十的,大棚能早到手一天,咱们就早赚一天钱!”苏牧却是毫不在意,开玩笑,要是为了那百八十的,再让这块地被别人买去了,那他可就连哭都没地方哭去啊,虽然他现在的钱也够重新盖个大棚了,但是不说重新盖大棚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单单是这其他东西的采购就不止那些钱了。

    “爷爷!中午咱们回家,找人把大棚的高矮宽窄量一下,看看得用多少塑料,等晚上你回供销社的时候告诉四爷一声,让他赶紧去市里一趟,把塑料进回来,再让他给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大棚种植技术的书!”

    “哎!好!”苏振军是连连点头“我晚上回去就告诉小杨去!”

    “咱们这有没有什么人会盖房子的啊?”

    “盖房子?干什么啊?”苏振军有些不解的问道。

    早上苏牧来甸子里的时候,特意绕路拐到大棚那看了一眼。这大棚的主体结构是差不多了,最主要的就差顶棚的塑料了,但是大棚旁边的小屋却是一个破土房,而且是最老的那种,苏牧都怕一场雨那房子就能被冲散了。

    “给大棚旁边修个屋子,晚上得看大棚啊!要不然别再被人偷了东西!”苏牧解释道“修就修个好的,在大棚左右两面一面修一个,去砖厂买红砖去,盖个红砖房!”

    “那好吧!”苏振军从昨天开始就知道自己这孙子是个花钱的主,不过虽然他花钱,但是这花的钱他也能赚回来,所以苏振军也就不再纠结这个“不过咱们村没有人会盖房子的,大石村倒是有个建筑队,等我让人给他们带个信!”

    苏振军在镇子里的供销社打更,虽然白天很少在那,但是供销社每天人来人往的,只要到时候将这个信息高速杨毅,让杨毅看到有大石村的人交代一声就行,到时候他们自然会联系苏振军。

    “走吧爷爷!你先去将鱼给七海盐场送过去,然后顺路先去趟供销社,让四爷尽早去市里把东西买回来!”苏牧这一连串交代下来,时间也已经到了十点多,这一早上的鱼获也收了不少,苏牧把麻袋里的鱼都搬到了牛车上,叮嘱了苏振军几句。

    “好!我这就去!”苏振军点了点头,甩了个鞭花,驾驭着牛车就朝七海盐场驶去。

    三天之后,邻村的建筑队也受到了消息,派人来现场勘查了一番之后,就把整个建筑队都拉了过来,几人七手八脚的就把原来那仿佛一阵风就能刮散了的土坯房给拆了,苏牧直接把一切都交给了他们,包工包料,怎么省事怎么来。苏牧的老娘张燕则是有时间就过去监工,生怕这几人干活糊弄,反正家离得也近,不用两分钟就能走个来回,放苏云自己在家他也不怎么担心。

    而大鹏里面的土地,则早就被苏振军赶着老牛套着滑犁,深耕了几个来回,这几天赚的钱,苏牧让母亲把之前欠的钱都给还了回去,每家还送了猪肉鸡蛋,作为谢礼,让不少人对苏家都是另眼相待。

    再加上苏牧又是买大棚,又是雇人盖房子,这一套下来,整个全村人都说老苏家是发财了,但是怎么发财了却是无人得知,不少人还拐弯抹角的找张燕聊天,想要打听出一点消息来,但是张燕却是一点也不透露,开玩笑这可都是钱,告诉了你们,整个村都去晾鱼去了,我们家还上哪去赚钱啊!

    张燕口风极紧,苏牧还是个孩子,苏云成天瘫痪在床,而苏振军又在镇里打更,村里人想要找他们打探消息也找不到,再加上苏牧之前的数次叮嘱,所以一直也没人问出来,再加上苏家看起来这么有钱,不少人也不敢得罪了他们,也就只能是下茶余饭后的胡思乱想。

    又是一个多礼拜,那两栋只有一间的小屋子早就造好了,夏天太阳毒,早就把水气都给晒透了,除了每天要给房顶浇水养生,其他的早就收拾妥了,大棚的塑料也是那群建筑队帮忙安好了,苏牧多给了他们一人十块钱,一群人乐呵呵的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收拾的是妥妥当当,还在大棚的周围用剩余的水泥石子给盖了四个狗窝,这下子可谓是给整个大棚提供了360度全方位的保护。

    这一段时间下来苏牧也没闲着,每天都和苏振军两人拉着两车梭鱼送到七海盐场去,一天都得一千多的进账,这十来天下来,苏牧足足进账一万三千多块,一个活生生的小万元户正式诞生,要知道邓工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虽然万元户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好多年头了,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万元户却还是遥遥不及。

    张燕这几天简直是云里雾里,前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