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朝会(第1/2页)我的皇位是骗来的

    “求收藏推荐票”

    次日,才四更,赵薪就被大丫和二丫两个丫头给吵醒了。

    今日大朝会,不可耽搁。

    这是萧禹吩咐两个丫头的差事,即便有些起床气,赵薪也不好发在两个小萝莉身上。

    极力压制自己动手的冲动,让两个身形有些单薄的丫头伺候自己洗漱。

    这并非堕落腐化,而是融入一个时代必经的道路,即便不适应也要压制。

    再者,这些服饰着实有些复杂,若是他自己来,恐怕要小半个时辰。

    以往看着唐装宋服衣袂飘荡,那宽袖纱衣之中自带一股仙气,现在才明白,这东西着实复杂。

    大宋并非每日都要便会,一般三日一小朝会,一旬一大朝会。

    而发展到每日一大朝会,则是从朱元璋朱重八那工作狂开始的,他不信任手底下的人,只能亲自动手了,即便不能亲自动手的,也要每日监督。

    他的继任者门发现,这个制度其实是不靠谱的,后来也就推翻了祖制。

    甚至后来的老朱家,还出了一个二十多年不朝会的奇葩帝皇。

    而我们这位大宋官家,仁宗赵祯也是极为勤勉克己的,却仍旧是依照祖制在进行朝会,并未擅自加戏?

    至于诸位相公和朝臣,没有朝会的时间,会但各自的衙门坐堂,也只有在休沐之时,才有时间休息。

    甚至各位相公,只怕是连休沐的时间都没有,至于至高无上的官家,那就更不用说了。

    洗漱完毕,穿戴整齐之后,已经过去半个时辰。

    幸好现下他只是白身,并不用穿戴朝服,那个则更加的麻烦。

    朝会的地点是紫宸殿,在宫墙里面,因而赵薪倒是不用提前去侯着。

    今日的流程倒是提前清楚了,原本只有赵祯在前殿同朝臣们扯皮完了之后,才会宣他上殿。

    但赵祯可能是被朝臣们在子嗣这件事情压抑的太久,这一次居然不按套路出牌,让他提前按部就班。

    跟随他一起出去,站立在众臣前侧,可能是存了恶心他们一番的心思在其中。

    他那几个王叔背后的关系必然盘根错节,昨日的动作之后,这事情必然在朝臣之中已经人尽皆知。

    不在是什么秘密,但是哪位官家恶心一番他们,还是能够做到的。

    赵薪如是想道。

    至于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不承认他皇嗣的身份,那定然不太可能,宗正寺已经登记入了族谱。

    这事情做不得假,再加上赵祯的手段,抹除之前的痕迹,轻而易举。

    赵薪皇嗣的身份稳固如铁,他们最多在赵祯立自己为太子一事上做些文章。

    坐在文德殿中等候赵祯,赵薪在不停的分析着得失利弊。

    朝臣在前殿列队站好之后,皇帝才会现身坐在上首,这个每个朝代固定的规则。

    永远只有朝臣等候皇帝,那里有皇帝等候朝臣的惯例。

    没等多久,赵祯就带着一行仪架朝着紫宸殿的方向走去。

    待他们走后,萧禹那老家伙不知从那里窜出来说道:“公子,快些跟上吧!”

    赵薪那里有二话,只能紧紧的辍在其后。

    说不紧张,那是不太可能的,毕竟你这可都是华夏古史之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只是到了紫宸殿之后,他却出奇的冷静了下来,这便是穿越之后携带的能力。

    无论在何种境况之下,再大的场面,也也是能够撑下来的。

    在入正殿之前停顿了片刻,而后赵薪龙行虎步,走进了大殿。

    扫视一周文武群臣,这才在自己的位置站定。

    第一印象之下,他发现站在前列的朝臣们,大多也是胡须一大把,这到时和后世没多少区别。

    左文右武,自古以来的惯例。

    此时的韩琦只是副相,而并非正相,因而为首一人并非他。

    大宋一朝一时,一般共有六名相公,也就是人们所称呼的宰相。

    不过并非以宰相为官职,而是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官名。

    赵薪的脑海之中对于北宋时期的这一段历史极为清晰,毕竟他们学校的考古专业,大部分主攻宋一朝。

    六月戊戌,陈执中罢。以文彦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富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这是历史之中所载,没有分毫错漏之处。

    因此为首一人当是文彦博,至于为何不是富弼。

    那就极为简单了,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富弼年轻的时候乃是一个风流俏公子,家中颇为富裕。

    因而从气度和颜值就能够分清楚,谁是富弼那个是文彦博。

    司马光那家伙倒是没有说谎,二人气度绝不相同,富弼要高大一些,至于文彦博则更像是一个老学究。

    至于这个时间段,要是他没有记错的话,任枢密使的就是贾昌朝了。

    贾昌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