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己丑之乱(第1/2页)权臣凰后

    那日鲜血流得满地都是,整个斩首台上都是血迹,没有雨水的冲刷,那些淋漓鲜血就变成了一层膜贴在处刑场的地上。

    直到专门负责清理的宫人去清除干净,但也一直熬到天翻鱼肚白,才把处刑场收拾干净。

    丞相的余党更是一个都没放过,除开已经死掉的辅国大将军和中书令,一个女婿一个儿子,

    还有之前受制于夏思瑾的陈铎和在朝廷上和她针锋相对、却又背后辱骂她的户部尚书。

    还有从未和她有过交集的尚书令、门下令、兵部侍郎等,涉及人员众多,关系网密集。

    其中被处死的七品以上官员就有二十多个,全家被发配流放的有十多个,更别说降品受刑的更是有六十多人。

    光是那些数字,都令夏思瑾震撼。

    而边疆的军队在丛鹰和玄溟带领下,将临沂军队打得一败涂地、落花流水。

    密林中焦黑尸体无数,能逃出来的,基本都做了星睿的俘虏。

    国师是在密林大火烧得最旺的时候,被玄溟用剑刺穿心脏,一口咽气,眼睛都还没来得及闭上,直愣愣地看着前方。

    战事在翌日清晨结束,结束后玄溟就带着丛鹰和他的部队回了京都,凤栾军队也功满退去,只留了守关军继续镇守边关。

    回京以后,景洛泽就派了夏刑做大将军,收编古溪镇兵马、按人头分配到各个军营,并重新抽选人员组成御林军。

    古溪镇的兵符被重新融进炉子进行销毁,辅国大将军手中的虎符也重新回到景洛泽手上。

    一切都很圆满。

    临沂国君上是个傀儡,权利都被把持在国师手里,朝堂大事都由国师一手操控。

    如今他死了,最高兴的非临沂君上莫属。

    听临沂国的探子说,君上这会儿正在大肆笼络朝臣,重新把持朝政主要权利,意图让自己君王的名头变得名副其实。

    可是临沂国君上却是个暴虐无度的,服从的赏,不服从的杀,不讲究策略和战术。

    更加不会治理国家,想不出安邦定国的好法子,一切都凭自己喜好,甚至是让身边宠妃随手指点决定。

    临沂国的百姓,不过短短几日时间,就已经和自己的君王生出了嫌疑。

    治国无才,还荒淫无度。

    不过刚刚收回权力,就大肆选拔秀女,高官贵眷家中的适龄女子不论是否已有婚约,都被送进了宫里。

    听说不过三日,临沂国的君上就已经宠幸了三个妃子、两个秀女和一个宫女。

    整日皇宫里歌舞升平,莺莺燕燕环绕在帘幕后,把宫里搞得乌烟瘴气。

    君叶也听说了此事,前日便来想要来和她商量归国的日期,奈何她昏迷不醒,只好搁置下来。

    但实际上对于目前的问题,夏思瑾最担心的,还是目前星睿朝廷官员的补充问题。

    距离科举还有一段时间,朝廷官员又进行大清洗,许多机要位置已经被景洛泽布下的人顶替。

    但仍旧有许多不太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位置需要人去补充,可是如今已经没有新血液可以注入。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科举提前。

    只是不知道景洛泽那边,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还有临沂国的事情,也该处理了,不然迟早会被吞并。

    被吞并不是大事,祸国殃民才是大事。

    夏思瑾叹了口气,靠在床上,一脸沉重。

    坦白完所有事情的箐藤看着她一副担忧模样,心下顿时明白自己这次,是难逃一劫。

    “主人,若是无其他事,箐藤便退下了。告知主人外界之事,还望主人帮忙隐瞒。”

    “去吧去吧,我自然是不会告诉别人的。”

    夏思瑾爽快地挥挥手,敷衍开口,心思明显不在箐藤身上。

    箐藤无奈叹息,悄悄地退出去,假装自己从未进去,也从未和夏思瑾说过什么。

    而箐藤口中说到的这场谋朝篡位的战役,载入史册时,被称作“己丑之乱”。

    入夜时分的清云宫不同于其他宫殿的灯火通明,反而是早早灭了灯,就是为了让夏思瑾好好休息。

    清云宫四周围了许多的侍卫,宫人也一路接着一路,但入夜之后基本就只剩下了守在外围的侍卫。

    宫里头就只剩下守着的箐藤和漠雪,红烛和玄溟陪着夏刑去军营了。

    所以这会儿偌大的清云宫里,就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个还重伤躺在床上。

    夏思瑾窝在被子里不住叹息,感叹命运的不公平和生活多艰难。

    正打算闭上眼睛准备睡觉,突然听见外面一阵细微的窸窣声,猛地睁开眼睛翻身坐起,顾不得腰间拉扯的痛,两耳竖起使劲听着动静。

    箐藤和漠雪守在屋外,听见动静对视一眼,先下了命令。

    “你守在这儿,我去看看。”

    漠雪点点头,箐藤隔着窗纸望了眼屋里,转身点地飞走了。

    漠雪警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