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抓回来就是(第1/6页)天贵逃妃之腹黑两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楼里客人增多,人来人往,益发热闹。下面来了个书的先生,摆了张台子,台子上放了把扇子,茶杯,一书籍,无其它用具。
花夕颜陪儿子等上百个包子出炉时,便是闲来无事,和众人听起了书。在古代她这是第一次听人书的,兴趣有一些。
只见楼下那位书先生,白面红唇,年纪二三十,并不老。四边的观众议论纷纷,是这茶楼里之前请的书先生,都是年纪大的,怎么今日请来了个辈,也不知这的能不能像老的那般能会道,把书得出神入化,让大家娱乐下耳朵。
听二介绍,这位书的白面书生姓李,来自的地方偏南,所以可能带了南边的口音。
众人嗑瓜子,喝茶,翘二郎腿,公子爷们的扇子在夏天里扑哧扑哧地摇曳,只等那位李先生喝完一口茶润了喉咙,开讲了。
书人通常开头都有一段俗话,譬如“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之类,接着方是杀入正题,只听李评书细嫩白净的嗓子缓缓述道:
“甲午年间,某府中姐年芳刚满十三,当时也是眼下这气候,阳光明媚,照在少女如花似玉的容颜上,犹如芙蓉出水的清尘脱俗。刚好一位上等人家的公子来到府中拜访,这位公子与这位姐的兄长乃青梅竹马,因此平日在这府中都是随意惯了。走到凉亭,听见铮铮的琴声,美若天籁。公子一惊,举手拨开芭蕉叶子,见到了凉亭中抚琴的少女,从此一见倾心。来颇是奇妙。想老天爷不知怎的安排,公子见少女,并不是初次见面,以往都是将少女当妹妹般,岂知到了那日一见,才知自己过去眼拙,差儿错过天下最美好的女子。”
众人伸长脖子,眼球耳朵都像是被吸住了一般,有人张口流下一条黄色茶水,可见其错愕的程度。
花夕颜听旁人,才知道,这李评书可能是初出茅庐不怕虎的牛犊,竟是敢拿当今帝君与死去的宫皇后之间的一段情事来。真真是不怕死。
不东陵,天下何人不知,已死的宫皇后是帝君黎子墨心头的一根刺。任何人,谁敢在黎子墨眼皮底下提一句宫皇后,那就是找死。
那么,黎子墨对这位已死的宫皇后,曾经宠爱到哪种地步呢?这可从曾经的一段朝廷轶事里窥到一斑。是曾经,有臣子不畏杀头之罪上奏,望黎子墨废后。理由是,宫皇后让帝君废寝忘食,有疏于朝政的潜能。
不别的,只凭宫皇后进宫之后,刚好满一年,怀上了龙胎。不多不少,满一年怀上,远比刚入宫不久即怀上,或是多年没怀上,更显现出帝君对其的宠爱到了极致。再有,黎子墨曾放言,此生此世皇后唯有宫皇后一个。东陵国皇帝是无坐拥后宫三千的先例。但是,娶了一个皇后,之后感情倦怠,或是嫌弃了,休了,再另娶,都是常有的事儿。
天子专宠一个女子,对部分臣子来,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可以将其比拟为后宫要乱朝纲的迹象。
至于,有人把天子专宠的女子誉为红颜祸水之类,自古到今都有,宫皇后不例外。
玲珑听着那些不知实情的人,在私底下形容自己家的姐为祸害,口中无所顾忌着些污秽的话儿,气得脸都红了,与宫夫人:“夫人,您瞧瞧这些人的嘴巴,迟早,要禀告帝君,让帝君割了他们的舌头。”
来,最气的理应是宫皇后的家人,宫夫人却是极为淡颜,只轻轻斥了丫鬟一句:“人无论生前死后,哪个不挨人口舌的,心眼,自然让人口舌得逞。你应该知道我最烦人在我面前嚼舌根,回去后给我抄一遍道德经。”
玲珑吓了一跳,自是不敢再逞口舌之快,低声答应:“奴婢回去定是听夫人的训言,抄经书苦练心志,修身养性,不给夫人少爷姐添麻烦。”
宫夫人的目光淡淡地扫过那些拿她女儿女婿笑的市井民以及书人,心头的嘘叹,或谢有那些历经过官场浮沉的人可以理解。所以这荣华富贵得来可是容易,没有几个在江湖混的能不挨刀。
花夕颜听着那些人黎子墨的笑话,原先听的仔细,是由于不知情想了解,后来听多了,却也觉得腻了。来来去去不就是拿他人的苦乐来给自己解闷,真心没意思。
还是儿子这个年纪好,单纯。人家书,两只吃货只知道吃,照吃不误。为了最后一个包子,又大打出手了。
“妮妮,你吃的比我多,这个是我的了,你放开嘴巴!”
猪妮妮死咬住包子的另一半不放手。
手与猪牙抢了一会儿,包子裂成两半,里头的猪肉馅从包子里头飞了出去。肉块的弧线划过了楼梯,直飞到了楼下。那书的李评书,只觉着着,突然鼻子头上一热,伸手一摸,摸了块猪肉馅下来。
那些听书的观众见到他这个出丑的样子,哄堂大笑。
玲珑见着扑哧一笑,想这李评书好啊,她家姐坏话,这会儿,虽没人惩罚,但是,这天灾**,够他出洋相了,过不了几天,丑事一定传遍大街巷。回头,望着那个吃得满嘴包子的木木,目光放柔,没之前那般嫌恶。再看身边的夫人,早已是笑晏晏地望着木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