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颜颜露一手(第3/3页)天贵逃妃之腹黑两宝
清早宫中的打更声让她惊醒过来的。起来梳了头发,看到椅子上放了套新衣,应是给她今日穿的。这宫中的衣服,只要穿过几回,哪怕是再如何绝色的布料,也习以为常。和儿子一样,她是适应力超强的人。
有个宫女进来,是奉了李顺德的命令给她端来洗脸的水,又帮她将衣服穿戴好。李顺德提着早过来看她。她就此问起他们对她儿子的安排。李顺德要她放心:“圣上让公子做太子伴读。在广阳殿陪太子殿下念书呢。”
让她儿子念书?这倒是个好主意。帮她解决了一大难题。
“颜尚书,用完早。圣上今日不上早朝,只接见几位大臣。圣上要您在旁服侍。”
黎子墨算是一代明君,却也是个脾气性子古怪的明君,行事风格更是独辟蹊径,与历代先帝都有不同。譬如,他不喜欢日日上早朝,接受一大群大臣的朝拜,认为这些礼节过于繁缛,让帝君办事效率低下。
这样的皇帝,若放在现代当个总裁,想必也不差,看起来是个注重实干的人。花夕颜不觉间在心里头比较着。
走到了隔壁他办公的地方,进去之后,只见有几个大臣已是跪在地上不动。她心擦过这些人身边,站到了桌旁。对面的李顺德向她使眼色,要她磨墨。她拿起墨块,在端砚上垂直地打起了圈儿。
屋里安安静静,只有她磨墨的声音,轻慢的,不急不缓的,融入安静的空气中,协调到不得不引人侧目。
低眸俯视一众朝拜大臣的墨眸,便是不自禁地往她侧颜上望了望,只见她那块丑疤对着他面,却出奇地顺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
“谢主隆恩。”
起身的臣子,一共有六位,行完礼,分成两边,每边三个列队站着。
花夕颜对这些大臣,自是一个都不认得的。
大臣们年纪有老,有中年,有青年。老臣两个,中年三个,青年,与宮相如差不多年纪的,是一个。能到和皇帝见面谈话的大臣,这种年龄搭配也算合理。
随手拿起了一个折子,打开来,掠过一眼,可能已是读过,念道:“朱尔康。”
“臣在。”左侧中间第6章俭到极处。”
屋内,只剩下朱尔康猪肝样的脸色和一句句:“这,这,这——”
“啪!”奏折扔到了朱尔康头上,“这什么这!朱卿,你这是故意糊弄朕吗!”
“圣上恕罪!臣,臣只是——”
“翰林院编修,朕看你脑子里装的不是书,都被稻草装了!”
龙威久久在屋内震荡,朱尔康一头垂死状。其余几个臣子,眸子都是闪烁不定。
朱尔康是活该不用。却是,这个揭穿了秘密的女子……到这棉花工艺,若不是很了解情况的人肯定不清楚,并且到能统计到具体数目,谈论到仓储等管理,定不是普通百姓能办到的事,最少需要有文化,甚至可以基做官的事都有了,还要有做过官的经验,不然怎能一番总结陈述的有条有理,毫无破绽,一针见血。于是,当朱尔康被处置之后,屋内的几个臣子,张明先等人,回味起花夕颜刚的那一番话,无一不在内心里惊讶。
这女子究竟是谁?
宫内只要是大的动静,不需几个时辰,定是传到了宫外,传到了朝廷百官的耳朵。因着哪个做官的会不怕被摘乌纱帽的。而对于朱尔康的遭遇,众官更觉得这朱尔康这一状告的真是个笑话。不当面被人揭穿其才学虚浮,只要黎子墨有心让人下去查,真相迟早也能水面浮出。所以,只能这朱尔康,由于不甘心呆在翰林院里做修书的工作,冒着胆子以图打报告来调岗,谋夺更大的权力,最后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当然,不多久,大家的注意力都不在朱尔康这个完不足以让人感到危险的丑上了,而是那个在圣上面前当面揭穿了朱尔康的假学问,被圣上叫做颜尚书的女子。
永寿宫,胡太后夜里由于睡的不是很好,起床时已近午时,孙姑姑扶她起了身。胡太后昨夜是想明白了的样子,与她:“给我写封信,送到长公主府里。哀家若亲自出面安排,定是又让圣上感到厌恶。不如由长公主来出这个面。”
孙姑姑就此提笔,遵从她意思写信。
从外头疾步走进来一个宫女,贴在孙姑姑耳边了些话,孙姑姑手中毛笔一顿,目中惊色望回胡太后:“太后——”
胡太后眉头一拧,却是一笑:“刚好。哀家可以瞧瞧是什么样的女子。”
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