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路不好走(第2/3页)汉冠

 “也好。”

    司马遹轻轻点头。

    与此同时,王生接下来的话也是说出来了。

    “殿下在见家眷安顿好之后,便要去甲观了。”

    “甲观?”

    司马遹眉头紧紧的皱起来了。

    “难道不是去皇宫?”

    司马遹脸上的迷惑之色,是直接表露出来的。

    “要去皇宫,也得等处仲兄回来,莫非殿下要用五百人冲宫?”

    五百人,要是去闯皇宫,估计连泡沫都翻不起来。

    这皇宫中的禁卫,少说都有三千人了。

    而且大多数是精锐。

    当然。

    镇守皇宫久了,什么精锐,估计也变了。

    “自然不是。”

    司马遹眉头舒展下去。

    现在,就只欠王敦的东风了。

    “也好,也是时候去会一会那这太子宫的属官们了。”

    毕竟这太子宫属官之中,虽然有一部分人是中宫的人,但是大部分,还是心向他的。

    譬如张祎这些,在张华归附他之后,也算是可以信任的了。

    “去甲观罢。”

    至于整顿內宫的事情,司马遹随便给了随身内监去办了。

    广平公主也随着内监一道去了內宫。

    王生与司马遹缓步走入甲观。

    此时的甲观,还没有人,原因自然是司马遹还没召见他们。

    加之司马遹这几日一直没出现,那些太子宫属官也没有必要在这甲观一直带着。

    乘着这一小会时间,王生心中也感慨起来了。

    说起来,王生现在就是在改变历史了。

    若是一切没有变化的话,再过一年,司马遹就死了。

    接下来,就是八王之乱,再接下来,就是五胡乱华了。

    而西晋,作为大一统有名的短命王朝,也会早早结束自己的历史。

    但现在,一切好像都已经变了。

    若是司马遹将贾南风扳倒了,那么,是否还会出现八王之乱?

    若是不会的话。

    就没有后面五胡乱华的事情了。

    但是

    王生看着近在咫尺的司马遹,帝国的太子,若一切不变,也是未来的帝王,心里复杂非常。

    这个短命王朝,真的能在他手上延长寿命?

    恐怕也难啊!

    西晋大患良多。

    胡人内迁确实也是隐患,但如果能管理好,也是在缓慢的促进民族融合。

    东汉内迁胡人,国柞照样有将近200年。

    曹魏时期,并州胡人也很服从。

    为何?

    因为曹魏会管理啊,把匈奴分为五部,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扣押他们的单于本人或者儿子作为人质。

    然而西晋是怎么做的呢?

    不仅放了刘渊,还把刘聪给放了。

    刘渊回去会就整合了匈奴各部,一下子实力大增。

    不过如果西晋只是做到这一步,那还尚可,毕竟刘渊虽然整合匈奴但对付拥有天下的西晋,实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可是

    西晋抱持着生命不息,作死不止的原则又干了以下几个事情

    第一,吏治,官员争相竞富,司马炎作为皇帝还支持他们。

    而且司马炎一统天下后,也变得不再节俭,反而扩大自己后宫,让后宫美女多达一万余人。

    所谓后宫三千家里,司马炎后宫可不止三千啊!

    便是后代帝王,也少有能与他匹敌的。

    第二,自古以来开国皇帝就开始卖官鬻爵你可曾听闻?

    没错,司马炎就是这么一位开国皇帝了。

    因为日日花天酒地,自己的私房钱不够用了,司马炎为了敛财就开始明码标价开始卖官。

    地方豪强花钱买官,那自然要从当地百姓手中剥削回来,吏治可见一斑。

    到了司马衷继位后,甚至连民间拐卖人口、人口买卖都不禁止了。

    而且西晋最致命的根源,还是在于他的制度啊!

    逆历史潮流发展,恢复了分封制,后面的八王之乱的根源就在此。

    接着,立了一个白痴太子,导致贾南风轻松夺取大权,然而贾南风压根不会治国,虽然有张华在,但也只是勉强维持而已。

    司马炎死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亮就和大臣杨骏火拼,司马亮杀死杨骏后,却又被司马炎的儿子司马玮带兵所杀,而司马玮又被贾南风所杀。

    这事发生在公元290年到291年的时候,司马炎尸骨未寒就上演了一场血腥政变。

    不过这时候西晋的统治还没完全崩溃,所以在贾南风杀掉司马玮后,西晋就这么又持续了8年时间,当然这8年也是乱象横生,天灾不断,贾南风和弱智皇帝司马衷把国家也是治理的一塌糊涂。

    现在的西晋这破船还能在这大海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