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夜会张角(第2/3页)兴汉使命

不由自主的转变态度。

    刘正的话,引起了张角的反思。

    张角问:“难道太平道的理想,就这么破灭了吗?”

    刘正说:“黄巾军可灭,太平道的理想一定会永恒。”

    刘正解释说,黄巾军的揭竿而起,已经撒下了无数的火种。

    汉室虽然可以剿灭黄巾军,但是却无法根除太平道。

    太平道带给百姓的是希望,黄巾军只是走错了路而已。

    刘正告诉张角,如今黄巾军,继续坚持下去,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张角也觉得阳城之战,张宝战死之后,黄巾军就由盛转衰了。

    兴汉军全歼九百九十九名符兵,一举打断了黄巾军的脊梁骨。

    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天下人——在兴汉军面前,就算是最精锐的符兵,也不堪一击。

    黄巾军成员的悲观情绪,从那一刻起,朝着整个汉室疆域蔓延。

    张角赖以成名的符兵,第一次整建制的被歼灭,被强势的打掉了锐气。

    一支军队失去了锐气,接下来的,就是任人宰割的命运了。

    张角无法责怪刘正,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有实践理想的办法。

    兴汉军只照顾自己人,没有他那种惠及天下百姓的豪气。

    南山城的存在,带给了兴汉军治下百姓幸福,然而南山城之外的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张角问刘正,黄巾军的前途在哪里呢?

    太平道的希望又在什么地方呢?

    刘正直接了当的点明,黄巾军没有前途。

    太平道可以留下火种。

    黄巾军必须要用流血牺牲,来告诉天下人,太平道的勇气和血性。

    张角被刘正说服了,决定接受他的条件。

    派遣弟子张白骑,带着三千符兵,前往净海城找甘宁。

    在海军的协助之下,找到蓬莱仙岛,在上面开创新局面。

    为了避免麻烦,给三千符兵永恒的理想,于是就改名叫做——希望工程。

    张白骑的工作,就是不断发展。然后把信徒,派到更远的岛屿上。

    张角最后,还给参加希望工程的符兵,立下了一个永久的规矩:旗帜所立,均是汉土;开疆之志,永世传承;文化火炬,希望工程。

    这是百姓开海的第一步,张白骑为了完成张角的理想,每年拿出一笔钱,在南山城捐建医院和学校。

    一方面是与兴汉军保持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就是替希望工程打广告,召集更多的仁人志士,一起探索大海的奥秘。

    关于太平道的后续安置,就这样定下来了。

    后来张白骑,组建了希望工程商会,他任第一任会长,终其一生,都在为开海而努力。

    张家的后人,一直都以开海为己任,成了环球航行第一家。

    刘正见张角雷厉风行,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黄巾军最后的绝唱,必须要张角来亲自主持。

    张角说:“刘校尉,老夫自知必死无疑。可是宁儿无辜,你一定要保她周全。”

    刘正回答说:“宁儿已经有了归宿,你不用担心。”

    张角问:“他是谁?”

    刘正回答说:“平贼校尉部司马,天下第一神谋郭嘉字奉孝,我的结义三弟。这份诚意,你满意了吗?”

    张角又问:“宁儿愿意吗?”

    刘正说:“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张角信了刘正的话,毕竟张宁身份特殊,若是她不愿意,别人不敢强迫她。

    刘正直接告诉张角,尽快的交代后事。

    张角唤来张宁,把自己决定以死证道的事情,完完整整的讲述了出来。

    张宁愣住了,忙向刘正乞求说:“顽石哥哥,你真的没有办法吗?”

    刘正回答说:“黄巾军巨鹿起义,应该有始有终。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个了结。然而张老先生的死,才是最理想的了结办法。太平道的三位领头人,都必须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张宁跪下了,刘正依旧无动于衷。

    黄巾军已经堕落了,必须要有人用鲜血给他们正名。

    张宁绝望了,痛哭流涕的望着刘正。

    张角说:“宁儿,为父不过是提前死一段时间而已。就算不轰轰烈烈的战死,三个月之后,也会阳寿耗尽而亡,你怎么就是看不开呢?”

    张宁说:“女儿不想看着爹爹去死!”

    张角不再说话了,张宁作为太平道大贤良师的女儿,就必须要面对这样的痛苦。

    大势面前人人平等,她既然享受了圣女的荣耀,就必须要经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张宁哭着对刘正说:“顽石哥哥,你真冷血!”

    刘正望着张角,苦笑了一下。

    背负着天下百姓的命运,谁能任性呀?

    谁又敢任性呢?

    张宁躲在巨人的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