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刘忠献玺(第3/3页)兴汉使命


    刘正只有一个理由刘忠的汉语政策,值得兴汉军大力扶持与投资。

    乌桓楼班,是第一个与刘忠合作的人,迫于无奈,只能让乌桓人讲汉语。

    至于汉语的具体选择,刘忠选择的是兴汉军普通话。

    也就是按照刘正的讲话习惯,进行归纳整理,正式定名:汉语拼音,并且制定了相关的音调标准。

    以调定字义,以音取词义。

    刘忠这么做,不是为了拍马屁,而是让那些,接受了汉语拼音的人们他们讲出来的话,要让每一个兴汉军战士,都能听得懂。

    无障碍沟通,才能减少误会。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发生什么语言上的误会,那是要流血牺牲的。

    后来,忠勇海商贸易集团的霸王条款,被兴汉商会的张世平会长,确立为:

    兴汉军普通话,作为兴汉商会贸易谈判与交流的,唯一指定语言。

    一切形式的法律条文,以兴汉军普通话的行文标准,进行制度化。

    当然了,既然是行业新标准,又是霸王条款。

    一开始很多人是坚决抵制的,然而美食的诱惑,总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接下来的状况,就是滚雪球了。

    这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兴汉军战士,拼命的讲方言。

    然而当地的百姓呢?

    义无反顾的讲起了,兴汉军普通话。

    这让各地的汉室百姓,接受起兴汉军的各项政策的时候,根本就不存在,沟通上的障碍。

    文化上的统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统。

    刘正送走了刘忠之后,就不再过问十常侍的事情了。

    兴汉军关于十常侍的情报,一律进行了封档处理。

    然而关于忠勇海商贸易集团的档案,却是横空出世了。

    坐在秘密基地的个人空间里,刘正开始了探索传国玉玺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