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曹操献刀(第2/3页)兴汉使命
的话,当即就派四名金瓜武士,前往召唤曹操。
四人去了魏武乡侯府,却扑了个空。
只得无功而返,回报董卓说:“曹操并没有回魏武乡侯府,而是骑马冲出了东门。”
这里是东门吏的出城记录,请相国过目。
董卓接过一看,差点儿气歪了鼻子原来是曹操,诈称:丞相派我出城公干,有紧急要事。
东门吏不敢怠慢,任凭曹操纵马而去。
李儒说:“这肯定是曹操做贼心虚,这才仓惶逃蹿,看来献刀是假,行刺是真。”
董卓大怒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如此重用曹操,待他若上宾,然而他却恩将仇报,反过来想要害我!”
李儒说:“这件事情,仅凭曹操一人之力,肯定是办不到的。应该还有同谋,只要抓住了曹操,一切就水落石出了。”
董卓也是气极败坏了,于是就颁发相国府悬赏诏令:
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
并且提出了高额的赏红谁能抓住曹操,押送相国府,赏千金,封万户侯谁要是窝藏曹操,杀全家。
再说曹操,逃出洛阳城之后。
一路打马狂奔,朝着陈留郡而去。
曹操途经中牟县的时候,被守关军士抓住了,带着他见了县令。
曹操不敢暴露真实身份,于是就用了假名,又想起皇甫嵩,坑了他三千兄弟。
于是他就对县令说:“我是客商,复姓皇甫。”
县令从头到脚的打量了一番曹操,沉吟半晌,最后才幽幽的开口说:“我前些年,到洛阳城求官的时候,曾经见过你。”
认得你就是曹操,如何瞒得过我呢?
县令让军士,把曹操下狱。准备第二天,押解他去京师相国府请赏。
县令厚赏了把关军士,还赐了酒食。
深夜,县令吩咐亲随,暗地里把曹操从牢中带出来,押到后院中审讯。
县令问曹操:“我听说相国待你不薄,为什么还要自取其祸呢?”
曹操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你既然抓住了我,就应该押解去京师请赏。
你又何必多问呢?
县令屏退左右,对曹操说:“你休要小觑于我。我并非是庸官俗吏,只是没有遇到明主,才在这里虚度光阴而已。”
曹操说:“我的祖宗三代,世食汉禄,若是不思报效国家,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之所以委屈求全,暂且在董卓麾下做事。
只不过是想要找个机会,为国除害。
如今事情没有办成,也是天意使然,非人力可以挽回的!
县令问:“孟德你究竟有什么打算呢?”
难道就这样亡命天涯吗?
曹操说:“我打算去找陈留卫兹,发矫诏,号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
这就是我此行的目的,也是我毕生的愿望。
县令闻言,于是就亲自替曹操松绑。
扶曹操上坐,县令躬身再拜说:“你真是天下忠义之士的凯模呀!”
曹操亦回了礼,然后才问起了县令的姓名。
县令说:“我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都在东郡。”
如今感念曹公的忠义,愿意放弃这个官身,与你一起,共谋大事。
曹操心中大喜。
当天夜里,陈宫收拾盘缠,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自背着刀剑,乘马向陈留方向走去。
赶了三天的路,到了一个叫成皋的地方。
曹操见天色己晚,于是就用马鞭指着林子深处,对陈宫说:“住在这里的人,姓吕,名伯奢。”
这吕伯奢,是我父亲的结义弟兄应该不会出卖我们的。
不如前往,也好知道陈留郡的一些消息,顺便借宿一宿。
你认为怎么样呢?
陈宫也有些乏了,于是就顺水推舟的说:“这样最好不过了。”
二人到庄前下马,进庄拜见吕伯奢。
吕伯奢忙说:“我听说朝廷遍行文书,到处都在抓你呀。”
你的父亲,已经到陈留避祸去了。
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曹操只得,把逃出洛阳城的事情,据实相告,并且说:“要是没有陈县令,我早就已经粉身碎骨了。”
吕伯奢向陈宫致谢说:“小侄曹操,若是没有陈恩公援手,只怕曹氏早就灭门了。”
吕伯奢让陈宫放宽心,晚上就在庄园里休息。
他说完之后,起身进入后园,安排宴会。
过了很久,才回到客厅之中,他对陈宫说:“老夫家中的范阳烧酒,已经喝光了,就让我前往西村,买一坛范阳烧酒,再来款待恩公。”
吕伯奢说完,匆匆的骑上毛驴出门了。
曹操与陈宫,在客厅之中,枯坐了很久。
忽然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