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全能董旻(第2/3页)兴汉使命
损:
白马军七十二人。
赵云练出来的精锐,果然不同凡响。
红衣卫三百人。
大多都是在西凉铁骑绝地反击的时候,付出了牺牲。
黑衣卫二十人。
突破城门的时候,被震死的。
学生军人。
冲锋陷阵的时候,马失前蹄,被敌我双方的战马,踩踏而亡。
神弓军,没有伤亡。
战损比例为六比一。
兴汉军大胜。
然而兴汉军是靠着大将优势,才取得了胜利。
要是失去了大将优势,只怕兴汉军的战损,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中山城的补充兵员,已经就位了,大家都抓紧时间,补充编制。
贾诩问:“侯爷,咱们继续进攻旋门关吗?”
刘正说:“文和,咱们不能轻举妄动。”
董旻就是一盘菜,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董卓就是那个送菜的师傅。
毕竟西凉铁骑的菜,还是挺丰盛的。
要是兴汉军吃得太急了,一口吃掉了董旻的西凉铁骑。
好客的董卓,一定会给兴汉军加菜。
兴汉军又不能拒绝董卓的热情,一旦硬着头皮吃下去,后果就是撑破肚子。
兴汉军不能着急,要让董旻看到希望。
更要让董卓以为旋门关,够兴汉军喝一壶的。
董卓才会把精力,放到其他人的身上。
兴汉军可以成为天下人的焦点,但是做董卓的焦点,可就不好了。
咱们已经做到了抛砖引玉,剩下的戏,就得让几位师兄来唱了。
刘正的一番话,算是打击了兴汉军上下,轻敌冒进的苗头。
毕竟董卓军的实力,绝对强悍。
兴汉军幽州主场,还能立于不败之地。
换了洛阳城,这个鱼龙混杂的大都市,刘正可不敢夸下海口。
毕竟吕布和并州铁骑,论大将阵容,与兴汉军不相上下,若是说起兵力对比,兴汉军只能叹息一声洗洗睡吧!
郭嘉最后总结,给了兴汉军近段时间的大政方略休整。
会议结束之后,刘正带着一干文武,去野战医院,看望受伤的兴汉军战士。
看着百余名缺胳膊少腿的伤员,刘正沉默不语,只是看着身边的大将。
贾诩率先打破了沉默,对众将说:“各位将军,既然侯爷让你们说,就各抒己见吧!”
众将见刘正的表情,不悲不喜。
他们的心中,也是惶惶不安的。
毕竟看着战友遭罪,每个人的心里,都特别的不好受。
刘正说:“他们都是好样的,兴汉军为他们骄傲。”
刘正先是肯定了,伤员们的付出,紧接着,又责成荣军部门,安顿好他们。
刘正只有一句话不能让英雄前半生流了血,后半生又不停的流泪。
更不能让英雄的家人们,痛骂兴汉军的无情。
这件事情,会由贾诩亲自跟进,事关兴汉军的生死存亡,谁敢渎职,杀无赦!
刘正一直以来,都反对刑杀。
然而对于那些,敢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人,有一个抓一个,抓一个杀一个。
赵云叹了一口气,慢慢的说:“原来白马军的辉煌,真正的功臣是那些倒下的战友们。”
活着的人,只是继承了,属于英雄们的那份荣耀。
活着的人,只是继续着,英雄们没有完成的事业。
赵云觉悟了,是英雄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马超说:“将负千军性命,不可轻举妄动,必须要审时度势,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陈到说:“我们都有马革裹尸的觉悟。”
然而作为统兵大将,唯一的目标就是保全自己,消灭敌人。
让身边的战友,尽量的不要马革裹尸。
典韦说:“侯爷,咱们讨董是正确的决策,战友们的牺牲,都是有意义的。”
战争就意味着牺牲,拿下虎牢关,兴汉军的声名,更上一层楼。
天下诸侯,胆敢与兴汉军为敌的人,恐怕就没有几家了。
黄忠说:“看着孩子们去流血牺牲,白发人送黑发人呀!”
然而青壮沙场赴死,就是为了让老人孩子们,有机会悲伤,有能力悲伤。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那些兴汉军控制范围之外的白发人,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替他们的黑发人悲伤。
汜水关血战的流民军,一家老小齐上阵。
黑发人没有了,白发人也战死了。
要是一个势力,青壮不愿意牺牲,那就完蛋了。
难道要那些老人孩子们,拿起刀n去跟敌人拼命吗?
咱们要做的就是解除兴汉军战士的后顾之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