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兖州动荡(第2/3页)兴汉使命
明了兴汉侯刘正执行“士不据地”政策的决心和铁腕手段。
这样一来,大家都会趋利避害,不再碰触兴汉侯刘正的底线。
戏志才听了之后,忧心忡忡的说:“主公,兴汉军吃了亏,肯定是要报复的。”
以兴汉侯的脾气,曹操军只怕是有烦了。
兖州生变,只怕就在眼前,必须要早做准备。
曹操问:“志才,依你看来,兴汉军会强攻兖州吗?”
戏志才回答说:“大军压境,倒也不至于。”
然而兴汉侯刘正手下的郭嘉,可是喜欢剑走偏锋。
正在这个时候,负责粮草辎重的卫兹走了进来。
曹操问:“子许,你有什么事情吗?”
卫兹回答说:“主公,大事不妙啊!”
兖州今年风调雨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预计今年的粮食总产量,超过一千五百万斛。
除去食用之外,可用于交易的粮食大约在五百万斛。
按照正常的交易,曹操军可以采购军粮三百万斛。
然而就在前几天,一股神秘的势力用高价采购了四百万斛粮草。
据说是世家商会之一的崔家,具体的负责人是崔金。
这崔家本来是清河郡崔氏,后来兴汉军进入之后,崔家不想放弃土地转而经商做官,于是就南下兖州。
他们以金钱开道,广置田地,以崔琰和崔林为首,在衮州重建崔家。
然而崔金认为,经商是大势所趋,于是就留在了清河郡。
崔琰为了迅速的发家致富,这才同意与崔金合作,共同的倒卖粮草。
就在昨天,四百万斛粮食已经完成了交割,全部运进了定陶城。
从今天开始,各大种植粮食的豪强们开始了限制粮食交易。
其中边让的边家,以及陈留张家,拥有粮食两百万斛,就是不肯投入市场。
兖州nn,在粮食丰收的季节,居然毫无征兆的提前到来了。
曹操听了卫兹的话之后,对戏志才说:“志才,如今粮食问题是关键。”
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一带多有田产。
今年也是大丰收,预计可以有一百五十万斛粮食入库。
曹操的想法是先把曹家的粮食拿出来,先解燃眉之急。
然后说服边家和张家,共同解决nn。
戏志才说:“我的麾下有一人,名字叫应邵,精通商业运作。”
转运粮食也是行商,派他过去帮忙转运粮草,正是不二人选。
应邵领命去了徐州。
然而远水不解近渴,兖州的nn愈演愈烈。
越来越多的豪强,加入了粮食禁售的行业。
他们都以边让和张邈为首,组成了粮食联盟。
曹操派人请来边让和张邈,苦口婆心的说:“两位,兖州nn,还请施以援手。”
张邈刚要开口说话,就被边让制止了。
边让说:“魏武侯,兖州出产的粮食,能够用于交易的部分,已经被人买走了。”
我们这些人手中的粮食,可是命根子呀。
我们得回去跟大家伙商量一下,才能作出答复。
戏志才问:“两位,请问你们需要几天时间呢?”
边让回答说:“三天。”
曹操说:“粮食问题迫在眉睫,三天时间,就得饿死人了。只能给你们一天的时间。”
边让还想据理力争,张邈忙说:“好,就一天。”
边让和张邈召集粮食联盟的人,开会讨论如何答复魏武侯曹操的放粮请求。
众人各抒己见,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边让和张邈作为粮食联盟的代表,把粮食联盟的条件交给了曹操。
曹操接过一看,顿时就气炸了。
只见上面写着:
第一,张邈要做财政官,取代荀彧的地位,同时掌握五铢钱的铸造权。
第二,边让的边家,代替卫兹掌管曹操军的粮草后勤,粮食联盟负责采购任务,各家利益均沾。
戏志才见曹操脸色有异,忙问其中缘故。
曹操忙把手中的丝帛,递给了戏志才。
戏志才接过一看,心就凉了。
这两个条件,曹操军一个都不敢答应。
五铢钱事关国计民生,交给张张邈的张家,那以后的兖州,可就不在曹操军的掌握之中了。
第二个条件就更狠了,粮草辎重,可是曹操军的命脉。
交给边让,这曹操军就成了提线木偶了。
这是要断曹操军的后路呀。
然而要是不答应,迫在眉睫的nn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边让见曹操沉默不语,于是就施压说:“魏武侯,粮食联盟的条件已经开出来了,没有商量的余地。”
曹操军要是答应,粮食联盟立即开始放粮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