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徐庶择主(第2/3页)兴汉使命
紧接着,水镜先生司马徽又问徐庶的志向如何呢?
徐庶回答说:“先生,匡扶正道,就是我等的使命。”
司马徽问:“你有王佐之才,为什么不去替明主效力呢?”
徐庶忙请教了一番。
司马徽忙把刘备在樊城大练兵的事情讲了个一清二楚。
徐庶点了点头,忙告辞下山去了。
下了鹿门山之后,徐庶心想,世间明主,只有兴汉侯刘正,当年在南阳的行事还算公道。
其他的人大多都是以讹传讹。
至于樊城刘备,也只是略有耳闻而已。
徐庶北上樊城的时候,恰逢刘备军出动攻打宛城,这才尾随北上。
刘备治理地方,都是以各地豪强作为代言人。
刘备军向豪强征收物资作为军费,倒也有几分秋毫无犯的态度。
只不过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怕是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不过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在徐庶看来,刘备有枭雄之资,可以成就一番伟业。
这才有了博望坡大营前的那一声冷笑。
简雍问:“先生为什么要讥笑我呢?”
简雍自认为忠心可嘉,然而能力不足以济世,这也怪得了人吗?
徐庶回答说:“我笑你见事不明。”
袁术的根基在汝南郡。
至于南阳郡对于袁术来说,虽然是一块肥肉,但是却可有可无。
如今袁术军放弃伊阙关,就是不想与咱们刘备军拼个你死我活。
毕竟在袁术看来,咱们是光脚的,纠缠不清的话,会给周边的邻居们可乘之机的。
简雍听了之后,就对刘备说:“我自从追随主公以来,多有谋划,少有成功。”
幽州谋程远志,却恶了兴汉军。
定陶谋单经,又让青州刺史龚景大人不喜。
昔阳亭谋张梁,到手的人头却变成了狗头。
洛阳城城中谋官,仅得授安喜县尉。
按兵不动以求雷霆一击,却又在沙汰洪流中成了督邮大人手中的把柄。
安城数年,仅筹措千军物资。
汜水关前枉兴兵,千军损失过半。
虎牢关前图扬名,三百安城劲卒做了刀下鬼。
樊城栖身,幸好有刘泌帮衬着,才没有酿成大错。
如今执掌南阳郡政事,又有些力不从心。
简雍说到这里,跪请刘备另择贤能。
简雍实在是无法胜任军师之职,无法尽到军师的义务。
刘备说:“宪和,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怎么忍心让你坐冷板凳呢?”
简雍说:“主公,国家大事自有法度,不能私情误国呀!”
简雍的态度很坚决,做刘备的军师看似风光,其实个中辛酸泪,只有自己才知道。
如今简雍可以甩锅了,当然得抓紧时间卸任。
刘备问:“宪和,你究竟想要什么呢?”
简雍说:“我可以替主公安顿后方。”
刘备心想,家中妻儿都在樊城,刘泌虽然忠心耿耿,但是他终究不是自己人。
刘备命令:
南阳郡属吏,樊城令刘泌迁南乡令,与刘封一起保护南阳郡的西大门。
晋简雍为随县侯,樊城令。
与虎牙将军关平一起,镇守樊城,看护后方。
简雍终于如愿以偿了,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博望坡,启程南下。
刘备当机立断,拜徐庶为左军师,至于右军师的位置,暂时空缺以待大贤的到来。
徐庶与刘备一拍即合,当即就认了主公。
从此,天下著名的谋士,战侠徐庶,成了刘备军的座上宾。
定了主臣名份之后,刘备开始向徐庶问计。
刘备问:“军师,云长一个人守郦县,不会有什么问题吗?”
徐庶回答说:“主公,袁术拥有甲兵二十万,要是全力南下,南阳必失。”
然而刘备军也不是吃素的,十五万大军,血拼之后,也能让袁术军元气大伤。
现在的情况是刘备军退无可退,只能拼命到底。
袁术军还有汝南郡和豫州要保,不敢和咱们拼命。
一旦南阳打成了一锅粥,袁术拿什么保卫豫州。
曹操和刘繇,正在虎视眈眈的看着呢?
那曹操军可不讲什么同门情谊,司马朗在青州东莱郡黄县的动作,正是宣告了卢门内斗的开始。
连万金油的卢门七郎,兴汉侯刘正都遭遇了曹操军的算计,袁术和曹操的交情可没有那么深。
袁术军为了防备曹操,敢和刘备军拼命吗?
刘备终于放心了这就是拥有超级谋士的好处。
什么事情都看得一清二楚,分析得头头是道。
刘备说:“军师,看来咱们可以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